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1 | 早安健康

新研究:香港腳可能是皮膚癌幫兇!這1種死亡率特高⋯腳有5徵兆快確認

腳癢要人命!在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香港腳之苦,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也因為香港腳很普遍,所以許多人都不會放在心上,頂多乾癢脫皮的時候抹藥止癢,卻沒想到嚴重會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有研究顯示,可能成為皮膚癌幫凶!

香港腳的致病細菌「白癬菌」竟是皮膚癌的幫兇!



日本東京慈惠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中,找來一群腳底有病灶的受試者做調查,發現患有皮膚癌的30人中,感染過香港腳的比率高達60%,而腳底患有其他皮膚病的84人中,感染過香港腳的比率為29.8%。

對此,日本慈惠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醫師延山嘉真教授解釋,以胃癌為例,當幽門螺旋桿菌待在胃裡面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就容易引發胃部發炎、進而提高胃癌的發生率;同理,長年感染白癬菌的腳底,會造成腳部的免疫環境惡化,因此比較容易誘發腳底的黑色素細胞瘤生成,換句話說,透過治療並預防香港腳的問題,或許能夠降低腳底皮膚癌的機率。

高濕高溫是白癬菌的最愛!預防香港腳3招不可少



然而,相較於臉上痣的變化,一般人通常比較少警覺腳底也是皮膚癌可能出現的部位,但當腳底出現乾燥脫皮的狀況時,建議提高警覺,如果是白癬菌導致香港腳,長期下來就怕腳底變成癌細胞溫床,尤其糖尿病患者是感染白癬菌的高風險族群。

想要避免黑色素瘤找上門,首要任務就是遠離香港腳。延山嘉眞教授認為,落實清潔腳部並遠離致病因子是杜絕香港腳的不二法門,尤其是常會使用公共淋浴間的健身或游泳愛好者,一定要特別把關腳底皮膚的健康問題。

【預防香港腳的3個重點】



  • 赤腳在公共場合行走後(如健身房、游泳池淋浴間)務必確實清潔腳部。

  • 若有家人感染香港腳或其他足部搔癢問題,要避免共用腳踏墊、毛巾或鞋襪。

  • 保持腳部乾燥,避免長時間著用不透氣的長靴或膠鞋。


  • 腳部健康常被忽略,危險黑痣可靠「A-B-C-D-E口訣」自我察覺



    據統計,日本每年月10萬人口中僅有1至2人會罹患黑色素瘤,而衛福部在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中也指出,黑色素細胞瘤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1.2例,但黑色素細胞瘤是最容易轉移、惡性度高的皮膚癌之一,即便不算常見,還是要多加留意身上突然冒出來的小黑點。

    皮膚科醫師陳昱璁曾在臉書貼文分析皮膚癌種類,他就有提到其中的「黑色素細胞瘤」雖然發生率低,但惡性度最高、癌症進展速度快、死亡率高,又會透過血液和淋巴系統轉移到全身,是非常棘手的皮膚癌!尤其台灣人等東方人種最常見的黑色素細胞瘤是「肢端型」,也就是長在手掌、腳掌及指甲下方,因此這些部位的痣或指甲變黑需提高警覺。

    該如何觀察出皮膚的異常徵兆呢?平常可以利用「A-B-C-D-E口訣」來檢查,一旦有下列五種情況發生,不妨儘速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幫助自己儘早確認問題、釐清疑慮。


    • 「A」(Asymmetry)形狀是否不對稱

    • 「B」(Border)邊緣是否不規則

    • 「C」(Color)顏色是否不均勻

    • 「D」(Diameter)軸徑是否超過0.6公分

    • 「E」(Evolving)外觀是否持續變化、快速隆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皮膚癌徵兆!皮膚科醫師:指甲有黑線警惕皮膚癌

    • 阿嬤紅斑不痛不癢4個月…竟是皮膚癌!醫師:最危險致癌物是它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6161

    新研究:香港腳可能是皮膚癌幫兇!這1種死亡率特高⋯腳有5徵兆快確認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