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3° )
氣象
2024-07-04 | NOW健康

熱傷害以中暑最致命!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中醫緩解有方

熱傷害以中暑最致命!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中醫緩解有方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近日高溫連連,熱傷害事件頻傳!台灣夏季悶熱,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其中「熱」來自溫度對於人體的感受,而「悶」則是濕度帶給人們的感受,這時就容易導致熱傷害。中醫師康涵菁表示,常見的熱傷害又可分為熱痙攣與熱昏厥。


常見熱傷害分熱痙攣與熱昏厥 又以中暑最致命


▸熱痙攣:是因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治療。


▸熱暈厥: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其中以中暑是最需要小心的症狀,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至80%。


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陽暑汗多不止、陰暑汗不出


康涵菁進一步說明,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其中「陽暑」多發生於在室外太陽曝曬及高溫環境中時間過長,持續大量流汗及大量流失體內電解質後,導致身體散熱不及和電解質失衡,產生身體發熱、汗多不止、頭暈、嘔吐、口渴不止等症狀。


至於「陰暑」則是因為溫度急遽改變,造成體溫調節系統跟不上外界變化,常發生於突然從高溫室外進入冷氣房內,或流汗後沒有快速擦乾而吹風,皮膚毛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導致體內熱沒有出路排出體外,持續在體內悶燒,產生身體烘熱或忽冷忽熱、汗不出、頭重脹、噁心想吐,甚至明顯腸胃痞悶感。


無論陽暑還是陰暑 有中暑症狀注意3大重點


康涵菁特別提醒,無論陽暑、陰暑,一旦有中暑症狀,請掌握以下3重點:


1.有效散熱及降溫:中暑急性期最重要需要先避免持續暴露於室外太陽及高溫環境中,保持通風及呼吸順暢,適度用涼毛巾對頭、頸、面部敷貼做降溫,狀態較穩定以後,可尋求中醫師做刮痧及清暑熱、益氣生津中藥等,做進一步疏散體內代謝不佳的餘熱


2.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存津液:穩定身體溫度不再持續升高後,身體需要補充過度流失的水分跟電解質,體溫過高時身體會利用排汗將毛孔打開,作為散熱機制,因此適當補回水分除了可以進一步穩定體溫外,也避免血液濃稠度過高,進而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心肺負荷上升,血壓隨之起伏,血脂血糖穩定度下降,血管壁發炎反應加重,甚至因為熱代謝不良更容易造成神經興奮性上升,容易讓患有三高疾病及心臟疾病患者身體狀態起伏過大。


3.理氣醒腦安神:穩定了基本生理機制運作後,中醫強調氣血平衡及氣機通暢,透過刮痧、穴位刺激針法補瀉、中藥藥性引導臟腑氣血平衡、及灸療等,可以有效恢復中暑後頭暈、昏脹、視物模糊、注意力下降、腸胃不適等症狀。


消暑按壓穴位有幫助? 中醫師提供3穴位助緩解


除了需要注意以上3點之外,中醫師周大翔也提醒,消暑可以按壓以下3大穴位:


1.印堂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額部兩眉頭中間,主治頭痛、眩暈、耳目混濁不清、失眠、高血壓等,中暑時甚至在此穴會容易掐捏出紅腫狀的熱邪表現,反覆揉壓疏散積聚局部的熱,可以有效緩解頭部症狀


2.百會穴:屬督脈,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具有助眠、安神、緩解疲勞、調整自律神經平衡及改善氣血循環等功效。


3.太陽穴:屬於經外奇穴,位於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可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腦部循環不良等症狀。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過敏併發呼吸道阻塞、鼻竇炎、腦缺氧 醫揭治療趨勢
▸產後餵母乳怕胸部變小下垂? 醫:有沒有餵母乳都一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