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2° / 11° )
氣象
2025-02-03 | NOW健康

三陰性乳癌是什麼?高死亡易復發? 三陰性乳癌全解析

三陰性乳癌是什麼?高死亡易復發? 三陰性乳癌全解析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112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42年國人10大死因之首。此外,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乳癌是女性癌症10大死因排名第2名,且近年乳癌發生率成長也呈明顯的上升。其中,所有乳癌的種類中,又以三陰性乳癌最惡名昭彰,不僅進程快速,死亡率也較其他乳癌高,而國泰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任蔡明霖醫師建議民眾,針對乳癌的預防,還是要透過定期篩檢,才能做到最有效的防治。


三陰性乳癌為何如此駭人? 外媒統計5年存活率僅77%


蔡明霖醫師說明,三陰性乳癌約占所有乳癌患者的10%至15%,其中的2大荷爾蒙受體:動情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黃體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以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又稱HER2皆呈現陰性的乳癌類型。


根據《Verywellhealth》的統計數據,三陰性乳癌5年的存活率總體平均值為77%,其中又根據轉移狀況分為3種類型的病患:局部乳癌(Localized cancer)、區域轉移(Regional metastasis)、遠端轉移(distant metastasis),5年的存活率分別為:91%、66%、12%。而其他乳癌的5年存活率則是99%、86%、30%、總體平均91%,相較之下三陰性乳癌的存活率明顯低上許多。


蔡明霖醫師表示,三陰性乳癌在治療上,最棘手的部份就是缺乏相對應的治療方藥物可以使用。一般乳癌,如果荷爾蒙呈現陽性反應,就可以採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是HER2標靶受體呈現陽性的話,就可以透過HER2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然而,三陰性乳癌過去一直沒有太多治療手段,在幾年前,它唯一的治療方式,甚至只有化療。


「然而,化療本身也不是最理想的治療藥物,尤其,它又屬於會影響病人的健康狀況的治療方式,也可能會導致病人生活品質變差。」蔡明霖如此補充。


三陰性乳癌新轉機? 新療法為癌友帶來希望


不過,近年也開始有新的藥物被研發出來,蔡明霖舉例,比如說免疫治療以及針對BRCA1、BRACA2的標靶治療。在這2個藥物被研發出來以前。轉移性的三陰性乳癌的中位存活數為14個月,也就是說在轉移後的第14個月內,會有5成的病人無法存活,但在這2項藥物出現以後,存活率已逐漸提升。


免疫治療的概念就是癌症本身屬於人體細胞突變,但T細胞白血球卻因為癌細胞本身所分泌的PD-L1被關閉,無法將其消滅,而這時就可以透過PD-1/PD-L1抑制劑來重啟T細胞白血球的功能。


BRCA1、BRCA2是一種遺傳性的抑癌基因,2013年,好萊塢女星Angelina Jolie透過基因檢測,發現體內有BRCA1基因變異,屬高危險群,因此毅然決然切除乳房並重建,外界因此開始重視遺傳性的乳癌。而針對BRACA1/2的標靶治療是採用PARP抑制劑(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 inhibitor)進行治療,阻止體內受損的BRCA基因的癌細胞內的DNA修復,抑制腫瘤生長。


蔡明霖表示,三陰性乳癌的患者中,約有10至15%身上帶有BRCA1/2,針對這些病人所採用的第一線治療,就會是採用PARP抑制劑,若沒有的話則會採用免疫治療。第二線的治療則會採用化療的方式,而近年有一種比較新的治療方式為標靶化療複合體則會被擺在第三線。


新型的標靶化療複合體治療,所仰賴的是透過藥物精準的投放達到治療效果,在藥物的輔助下,不僅能夠有效地辨識出乳癌細胞上的抗體,並提升化療的精準度。如此,也能加強化療的強度,減少病患接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蔡明霖說明,而今年的2月起,相關藥物也正式納入健保,可以減輕病患在治療上的經濟負擔。


最好的乳癌預防就是篩檢 醫師呼籲民眾定期篩檢


其實,乳癌至今仍沒有太好的預防方式,所以如果說要提倡預防的方法的話,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也就是說,定期去進行乳癌的篩檢,才是最好的保障,蔡明霖也補充道,從過往的數據來看,只要定期進行乳癌篩檢,就可以有效降低20%到25%的乳癌死亡率。


我國政府也有提供45歲以上未滿70歲的女性,以及40歲以上未滿45歲,並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費用,而今年2月衛福部也宣布,自2025年起,乳癌的公費篩檢年齡將會降至 40 歲。


此外,蔡明霖表示,由於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有10%到15%帶有BRCA變異基因。而57%的帶有BRCA1 變異的乳癌患者和23%帶有BRCA2變異的乳癌患者是三陰性乳癌,因此,他也呼籲,三陰性乳癌患者可以去檢測自己身上是否帶有BRCA1或BRCA2 變異基因,及早採取應對的治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女人愛美!男人也愛面子 專家分享男性保養新觀念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 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