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藝人經期紊亂!醫揭「泌乳激素過高」是禍首 干擾排卵恐致不孕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近日藝人賴慧如因經期紊亂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泌乳激素過高導致無法排卵。婦產專科沈思佑醫師指出,許多女性將月經不準視為小問題,但其實這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泌乳激素失衡是導致月經不規則、排卵障礙與不孕症的常見內分泌問題之一,即使沒有在哺乳期,也可能因為泌乳激素過高,導致整個生殖系統停擺。
泌乳激素分泌 干擾排卵機制
沈思佑醫師表示,泌乳激素由腦下垂體分泌,正常情況下主要用於刺激乳汁分泌。然而當濃度異常升高時,會抑制促濾泡激素(FSH)與黃體生成素(LH)的分泌,使卵泡無法成熟、排卵停止,進而導致月經紊亂或停經。臨床上,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常出現月經稀少、乳頭溢乳、不孕或性慾降低等狀況。
沈思佑醫師補充,造成泌乳激素升高的原因很多,除了腦下垂體微腺瘤外,也可能與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臟病、某些抗精神病或抗憂鬱藥物有關;壓力、睡眠不足等生活因素也可能短暫提高泌乳激素濃度。
及時檢查治療 重建生育能力
沈思佑醫師進一步解釋,診斷高泌乳素血症的第一步是血液檢測泌乳素濃度。若濃度輕度升高(25-40μg/L),應重複檢測以排除壓力或脈衝性變化影響;接著再排除懷孕、哺乳及其他內分泌疾病或藥物影響。如果持續異常,則會安排影像檢查(如MRI)確認是否為腦下垂體病變。
治療方面,第一線藥物為多巴胺致效劑,可有效抑制泌乳激素分泌,使月經與排卵恢復。沈思佑醫師說明,約8成患者在治療後可在3至5個月內恢復規律排卵,順利重建生育能力。
沈思佑醫師強調,泌乳激素過高通常可透過藥物控制與生活調整改善,「最怕的是拖延」。若出現月經不規則、乳汁分泌、不孕或性慾下降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保持規律作息、管理壓力與充足睡眠,也有助於荷爾蒙平衡。泌乳激素過高不是罕見疾病,重點是早發現、早治療,身體其實有能力恢復平衡,也能重新擁抱生育的希望。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
科技×人道關懷 彰濱秀傳推矯正機關遠距診療
(7 小時前) -
長輩行動力UP 物理治療師駐點彰化榮家照護
(7 小時前) -
食用「隔夜飯炒飯」後腹痛嘔吐不止 杭州男送醫險喪命!醫師曝原因
(7 小時前) -
冠心症年輕化 忽視胸悶恐釀大禍
(8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