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馬醫療團來台交流!中榮、亞大分享 腹膜透析與遠距照護實務經驗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臺灣透析人口已逾九萬,主要治療方式分為血液透析(HD)與腹膜透析(PD),然而腹膜透析的使用率僅佔9%,遠低於國際平均。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可在家中於夜間進行,不須每週固定回診,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彈性,有助於兼顧就學或工作。近日,臺中榮總與亞大醫院共同舉辦腹膜透析國際論壇,邀請泰、馬醫師共同探討腹膜透析在臺灣的應用優勢與臨床經驗。會中針對透析流程、藥水濃度等臨床議題,展開熱烈交流。
亞大「經皮植管」即刻透析不需住院等待 提升醫療可近性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中心副院長周哲毅指出,近年團隊積極推廣門診經皮植管技術,期望讓需要緊急腹膜透析的患者能有更即時、便利的治療選擇,過去傳統PD植管術後需2周的時間,待傷口完全癒合才能灌液治療,而新型的門診經皮植管技術,讓患者無需全身麻醉,即可快速進行導管置入,立即開始透析。
周哲毅分享一位80歲有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因腎功能急速惡化需緊急透析,家屬擔心加護病房風險,選擇門診經皮植管,在普通病房接受腹膜透析治療,這項治療方式相對減輕對心臟的負擔,也讓家屬能在治療過程中更容易陪伴,不過是否適合仍需由醫師評估個別病況後決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中心副院長 周哲毅
中榮「遠距監測」搭配全自動腹膜透析 確保治療安全性
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游棟閔表示,中榮自2017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平臺,透過完整的傾聽和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透析方式。
游棟閔表示,腹膜透析為自主在家醫療,順應世界潮流,積極推動腹膜透析治療。現在的全自動腹膜透析( APD )亦會結合遠距監測,患者僅需夜間治療,不影響日間生活。透析過程中亦能即時回傳透析數據,供醫護團隊遠端監控,並有24小時緊急諮詢,有助提高透析治療的安全性,也可減輕腎友的心理負擔。
他也分享72歲獨居腎友的故事,該位腎友的透析數據異常,兩日未回傳,醫護團隊主動聯繫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當時有腹瀉的情況,導致透析困難,透過團隊及時安排就醫,順利解除危機。
周哲毅指出,目前在臺灣,腹膜透析的使用比例仍偏低,可能與部分醫療建議模式與患者對透析方式的認識有限有關。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有對患者更方便又安全的選擇,患者也有機會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方式。
▲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 游棟閔
【延伸閱讀】
「腹膜透析」成國際趨勢!6旬老闆在家就能洗腎 繼續拚事業不受阻
腹膜透析具5大優點成趨勢!但傳統植管2週後才能用 1新術式洗腎不用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複製人宇宙? 科學家想創造「不會思考不會痛」的活屍
(8 小時前) -
豆漿、豆腐吃出子宮內膜癌?婦產醫揭答案!對2類女性還有「這些益處」
(9 小時前) -
揮別肛門廔管 中醫大附醫新型括約肌間廔管結紮術精準治療
(10 小時前) -
大林慈濟醫院心血管加護病房正式啟用 邁向術後照護新里程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