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有隱患 手術隱藏傷口不留疤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甲狀腺癌術式比較/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甲狀腺癌」已列入臺灣十大癌症,引起大眾關注。台中慈濟醫院內分泌外科主任高國堯指出,通常甲狀腺出現結節多屬良性,但建議發現結節還是要定期追蹤檢查,他表示:甲狀腺結節使用超音波檢查的準確度很高,必要時會穿刺檢查,即使化驗是良性也不能掉以輕心,主要原因是甲狀腺濾泡癌的診斷較為困難,而且透過內視鏡或達文西器械實施甲狀腺手術,已不會留下長傷疤。
多數甲狀腺癌病人初期沒有不適感,多半是透過醫師觸診或健檢才發現。何先生三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甲狀腺左側有約2.5公分結節,儘管沒有明顯不適感,仍定期到新陳代謝科門診追蹤,各項相關數值都在正常值內,期間做過兩次穿刺都判定良性,但結節卻仍逐漸長大到4公分大小,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轉診外科手術。高國堯醫師手術後證實罹患「微侵襲型甲狀腺濾泡癌」!
何先生無法置信最終結果竟是癌症,幸運的是尚未擴散、轉移,屬於初期癌症。但何先生困惑的是為什麼穿刺兩次都判定為良性,手術後病理檢驗卻是惡性?高國堯主任說明,甲狀腺濾泡癌發生率僅次於乳突癌,判定方式必須外科手術完整切除腫瘤後,再由病理科醫生細切腫瘤,確認是否侵犯到血管或包膜,若無就是良性濾泡瘤,若有就是惡性濾泡癌。只靠術前細針穿刺或是手術中冰凍切片都很難下診斷,這類癌症比較容易經血行途徑轉移,常見轉移肺部或骨頭,務必當心。
何先生社交活躍,跟高主任諮商後,選擇採取自費隱藏傷口的甲狀腺手術,目前主流術式有「經口腔前庭」及「經乳暈、腋下手術」。何先生採用經乳暈、腋下手術切除左側甲狀腺,另外搭配3D放大內視鏡及喉返神經偵測系統來提高安全度。國健局統計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在民國110年已經排名第四位,但致病成因不明確,目前歸因與體質、遺傳或輻射暴露有關。
高國堯醫師進一步說明,甲狀腺癌是相對單純且容易治癒的癌症,而且乳突癌與濾泡癌對放射碘的吸收都很好,這兩種癌症即使期別較嚴重若接受根治性切除,術後再追加碘治療,都有很好的康復機會,加上現今手術方式進步,已經可以隱藏傷口,讓病人在健康與美觀上都能兼得。
長庚最新研究:選擇二尖瓣置換材質 應加入病因考量
在母胎中染腸病毒 出生四天變重症
有口難嚥每吃必吐 竟是食道鬆弛
為何婦女疑難雜症比較多?醫:神經與內分泌交互影響大
跆拳道教練椎弓斷裂 微創融合再展美技
最新健康新聞
-
孕婦產檢發現「寶寶肚子有巨大腫瘤」 醫嘆:1周後胎兒心跳停止了
(23 分鐘前) -
二基醫院響應世界地球日活動 倡導環保與健康雙重守護
(38 分鐘前) -
藥品關稅最大衝擊 台灣逾2成公費疫苗美製!波及3疫苗、年200萬劑
(50 分鐘前) -
經痛就敷暖暖包? 醫揭1研究:冷敷效果可能更好
(55 分鐘前) -
無病無痛沒病史,也可能罹患大腸癌!糞便篩檢+大腸鏡揪出息肉,竟是大腸原位癌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