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7° )
氣象
2025-04-05 | 健康醫療網

肩膀疼痛要熱敷或冰敷?醫師分析差異、適用情況 小心用錯反而越敷越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肩膀疼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長時間使用電腦、運動受傷,還是肩部退化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這時熱敷、冰敷都是幫助緩解疼痛不適的方法,但肩膀疼痛類型多,包括五十肩、關節僵硬、急性受傷等,有些情況適合熱敷、有些則適合冰敷,許多人用錯了反而加劇疼痛!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郭亮增醫師說明,熱敷和冰敷的原理截然不同,因此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疼痛。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流,提高組織含氧量,幫助放鬆緊繃的肌肉,同時促進新陳代謝,特別適合慢性疼痛或長期肩膀僵硬的情況。相較之下,冰敷則是透過降低局部溫度,減緩血流,有助於減少發炎、腫脹,適用於急性疼痛,如扭傷、運動傷害,或突然加重的疼痛。



「這些情況」適合熱敷 急性發炎勿用以防加重症狀



如果肩膀疼痛是因為慢性勞損、肌肉緊繃、五十肩或關節僵硬等情況導致,郭亮增醫師建議民眾可以選擇熱敷。在五十肩的初期和復原階段,熱敷有助於擴展肩部活動範圍。運動前暖身時也可以熱敷,幫助提高肌肉彈性,降低受傷的風險。




  • 溫度:控制在40至50°C,太燙可能燙傷。

  • 時間:每次15至20分鐘,一天2至3次。

  • 方法:用溫熱水浸濕毛巾,擰乾後敷在肩膀上,也可以使用微波加熱式或電熱式熱敷袋,或泡溫水澡,讓肩部肌肉放鬆。



不過,郭亮增醫師提醒,急性發炎或受傷後48小時內熱敷,可能加重發炎的情況,若皮膚敏感或有開放性傷口,也應避免熱敷,以防造成燙傷或感染。



急性受傷可冰敷助減少發炎腫脹 3種情況避免使用



如果是因為急性受傷、發炎、運動後肌肉痠痛而導致肩膀疼痛,則適合選擇冰敷。郭亮增醫師指出,特別是發生運動傷害如肩部拉傷、扭傷,或是急性疼痛如旋轉肌袖撕裂、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等的發炎期,以及五十肩剛發生時的嚴重疼痛,冰敷都能幫助減少發炎和腫脹。




  • 溫度:建議使用0至10°C的冰敷材料,避免太低溫造成凍傷。

  • 時間:每次10至15分鐘,一天3至4次。

  • 方法:將冰塊裝入塑膠袋,再用毛巾包裹,以防止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或是直接用濕毛巾包冰塊,冷卻後敷在患處。冷敷凝膠墊則可冷藏後直接使用,效果也較溫和。



郭亮增醫師也提醒,通常傷害發生48小時後已過了急性發炎期,還有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如雷諾氏症或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患者),以及肩部過度僵硬或對寒冷敏感,這些情況要避免使用冰敷,以免產生不適或加重症狀。



這些情況「冷熱交替」更佳!醫師教你如何做



在特定情況下,交替使用熱敷與冰敷,效果更佳。郭亮增醫師表示,在五十肩的中後期,早期冰敷可以減少發炎,後期熱敷則可促進活動度;在肩部手術後的康復期,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冷熱交替療法,能夠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並消除腫脹。對於慢性疼痛伴隨急性發作的情況,如肌肉長期僵硬突然發炎,先冰敷再熱敷也有助於緩解症狀。步驟如下:先冰敷10分鐘,再熱敷10分鐘,重複2至3次,每天1至2次,同時要留意溫度、避免極端溫差,如果皮膚感覺不適應,則要立即停止。



郭亮增醫師也為民眾破解熱敷、冰敷常見的錯誤觀念:




  • 「熱敷比較舒服,所以受傷後馬上熱敷」:受傷後48小時內應冰敷,避免腫脹加劇。

  • 「冰敷時間越長越好」:冰敷超過20分鐘可能導致局部血流受阻。

  • 「熱敷可以隨時用」:若有發炎或腫脹的狀況,熱敷反而會惡化症狀。

  • 「冰塊直接敷效果更好」:應用毛巾包裹,避免凍傷。


【延伸閱讀】

56歲男肩膀疼痛無力 服止痛藥無效「1治療方式」成功挽救

五十肩高風險族群、症狀、治療一次看! 3運動改善症狀在家也能自己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