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恐都是失眠惹禍! 中醫教按2穴位幫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失眠已成為現代社會普遍的健康問題,不分年齡層皆可能受到影響。睡眠品質不佳引發的健忘、疲憊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效率。究竟如何才能擁有一夜好眠?
失眠分持續型與多發型 中醫觀點這樣看
失眠指反覆出現入睡困難、難以維持睡眠或早醒等情況,導致睡眠品質下降。根據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若每週出現三天以上睡眠不滿意,且白天伴隨倦怠、情緒煩躁等症狀,影響工作學習,持續超過三個月即為「持續型失眠」;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則為「多次發作型」。
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洪萁延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睡眠與陰陽及衛氣營血密切相關,符合「天人相應」的概念。隨著日落,人體陽氣漸衰,陰氣漸盛,產生睡意;當陰氣消退,陽氣漸旺,則為醒來之時。這一理論與現代醫學所述的生理時鐘相符。失眠往往源於人體陰陽失調。
失眠成因多 兩方面評估睡眠品質
現代人失眠原因繁多,包括心理因素如過度擔憂、焦慮及壓力過大;精神疾患如憂鬱症及焦慮症;身體疾病所引起的各種疼痛問題;生活習慣如睡前使用3C產品或攝取咖啡因;環境因素如噪音及光線干擾;以及其他因素如不寧腿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
洪萁延醫師指出,評估睡眠品質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為睡眠時間,包含睡眠時長、入睡時間、是否難以入睡(超過30分鐘)或早醒。成年人充足睡眠約為6至8小時,但因人而異。理想的睡眠應順應自然規律,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另一方面則為睡眠品質:是否頻繁作夢、是否中斷睡眠、醒來後再入睡的難易度,以及是否有夜尿問題(一晚至少兩次因尿意而醒)。
按摩神門穴、內關穴 改善睡眠有幫助
治療失眠首先需找出病因,並相應調整生活習慣。若為身體疾病或藥物引起,應先治療相關疾病;若為壓力或心理因素,可學習放鬆技巧或適量運動;若為生活習慣影響,則應減少睡前飲水、避免咖啡因及減少情緒波動;若為環境因素,則可嘗試改善睡眠環境,如使用耳塞、眼罩等。
此外,洪萁延醫師分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失眠的穴位中,神門穴位於腕部內側小指側腕掌橫紋上,尺側屈腕肌腱橈側凹陷處;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往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腕肌腱之間,這兩個穴位皆可自行按壓,有助改善睡眠品質。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三期
【延伸閱讀】
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不只是咖啡因惹禍!「5大心理問題」致失眠一次看
失眠未治療小心造成「失眠惡性循環」! 擔心傳統安眠藥副作用適合用1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有影】幹細胞儲存、應用一條龍!超基因生技25周年 擁抱再生醫療新紀元
(6 小時前) -
35歲女減肥減到嚴重貧血 竟是「不吃這1食物」惹禍
(7 小時前) -
癌症篩檢拿大獎!臺東縣衛生局2場抽獎相揪逗陣來
(8 小時前) -
戴隱形眼鏡戴整天,醫警告「這3件事」一定要注意! 小心角膜潰瘍了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