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新一代放療技術」療程短、副作用低 5年復發率僅1.4%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發病高峰集中在45至69歲間。每年約有逾萬名婦女確診,並有超過 2,000 人因病離世,相當於每日約 31 人確診、6 人不幸病逝。
突破傳統治療 超短療程放射療程效果佳
亞東醫院乳房團隊負責人雷秋文醫師指出,乳癌治療主要依據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及病理檢查結果,選擇部分切除手術(乳房保留手術)或乳房全切除手術。無論何種手術方式,患者通常需要輔以放射線治療,以提升局部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
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乳癌放射治療正朝向更短療程、更高精準度、更安全的方向發展。根據2020 年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的英國多中心臨床研究(FAST-Forward試驗),超短療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5 次療程)與傳統低分次放療(15 至 16 次)及標準放療(25 次)在治療效果上相當,同時可有效降低副作用。
SBRT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提升乳癌患者生活品質
研究數據顯示,超短療程放療的 5 年局部復發率僅 1.4%,低分次放療則為2.1%。此外,超短療程放療的急性三級以上副作用發生率為 6%,遠低於低分次放療的 14%,顯示其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SBRT 技術能夠降低心臟及肺部受到放射線影響的劑量,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為乳癌治療帶來嶄新選擇。
高危險族群當心 定期篩檢最為關鍵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中心主任侯沛羽提醒,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家族病史者(直系親屬曾罹患乳癌)、曾罹患乳癌或婦科癌症者、晚生育或未生育者、初經過早或停經過晚者,以及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然而,即便無明顯危險因子,所有婦女仍應關注乳房健康,定期接受篩檢。政府補助40至74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41%,並減少30%晚期乳癌發生率。
【延伸閱讀】
免基因檢測新藥重新定義晚期乳癌治療 助病友延長存活期圓人生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朴子醫院四十載守護嘉園 邁向在地醫養整合新篇章
(9 小時前) -
35歲女上班族速減重惹「溜溜球效應」 醫示警:心血管風險增16%
(9 小時前) -
大甲媽祖『愛』遶境衛教宣導 變裝皇后吸引年輕世代響應U=U理念
(10 小時前) -
連續血糖監測儀 大里仁愛醫院以科技揪出血糖波動元凶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