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9 | 健康醫療網

紅斑性狼瘡也能生! 醫揭關鍵藥物、照護重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侵犯皮膚、關節、腎臟等器官,病程反覆波動。林口長庚婦產部產科主治醫師李彥璋指出,SLE患者相較一般孕婦有更高風險出現早產、胎兒生長遲緩、胎盤功能不良,或因抗體影響導致新生兒狼瘡與先天性心臟傳導異常。孕前須評估病情,調整藥物與生活型態,以降低懷孕風險。



紅斑性狼瘡會因懷孕 症狀惡化或暫時改善



李彥璋醫師指出,懷孕過程中免疫系統變化可能導致紅斑性狼瘡惡化,常見病徵包括皮疹、關節痛及腎功能異常等。有些患者症狀則會穩定或改善。因此建議病情需穩定至少6個月以上,特別是曾有狼瘡性腎炎的患者,更應審慎評估後再懷孕。



藥物調整不可忽略 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許多SLE藥物對胎兒具潛在風險,懷孕前須與婦產科與風濕免疫科醫師共同討論,例如某些免疫抑制劑、類固醇在懷孕期間需調整或停用。李彥璋醫師提醒,切勿擅自停藥,應在專業監督下逐步調整,確保病情穩定也保護胎兒安全。



懷孕期間多科聯合照護 健康生活作息穩病情



準備懷孕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建議充足睡眠、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有助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李彥璋醫師指出,孕前補充葉酸可有效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是基本而重要的保健措施。



懷孕後需定期接受血液、尿液與超音波檢查,並由婦產科與免疫科協同追蹤。對於帶有anti-SSA/Ro或anti-SSB/La抗體的孕婦,李彥璋醫師建議額外監測胎兒心律,以早期發現可能的心傳導異常並即時處置。而紅斑性狼瘡患者產後常因荷爾蒙改變與身心壓力導致病情波動,務必持續回診追蹤。



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紅斑狼瘡孕程也能順利



李彥璋醫師提醒,分娩方式則需依病情及胎兒狀況評估,自然產與剖腹產皆有可行性,重點在於產後立即恢復適當用藥與生活調整。



李彥璋醫師強調,紅斑性狼瘡雖屬高風險懷孕族群,但只要事前準備周全、孕期積極監控、產後妥善照護,患者仍能順利生產健康寶寶。與醫療團隊良好溝通與配合,是守護母胎健康的關鍵。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 第四十六卷第五期


【延伸閱讀】

每2位紅斑性狼瘡病友就1位恐併發腎炎!醫提醒遵循醫囑治療

「以為病好了!」自行停藥,23歲女紅斑性狼瘡復發險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