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不掀瓣」近視雷射新突破!導入AI精準治療 安全性再獲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林宗憲報導】在台灣,國人近視比例高達9成,3C產品的普及更讓眼鏡族持續大增。為擺脫戴眼鏡的困擾,近視雷射手術的需求日益增多,考量手術安全性,「不掀瓣」SMART TransPRK近視雷射成為受關注的治療選項之一。眼科診所翁林仲總院長指出,現在更有新一代的SMART TransPRK 4.0結合AI技術,手術精確性與安全性再次獲得提升,讓近視族群的視力矯正增添多一新選擇。
台灣是「近視王國」!未及早控制眼部疾病風險增
台灣人因學習、工作而習慣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的主要原因,加上現今人們大量使用3C產品、減少戶外活動,更使得近視族群日益增多。翁林仲總院長表示,近視問題若未及時控制,可能發展成高度近視,提高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破洞、黃斑部病變等眼部疾病發生的風險。除了從小就要定期檢查視力、及早發現問題外,近視族群也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用眼姿勢,以及利用散瞳劑、眼鏡、角膜塑型片等治療方式控制近視度數的惡化。
在近視雷射手術方面,翁林仲總院長表示,過去想要進行近視雷射的族群以20至40歲的人士為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熟齡族也有相關需求,因此目前近視雷射的主力族群分為單純近視或散光的20至35歲族群,以及合併有初期老花症狀的35至50歲族群。「有些患者到了中老年,他希望生活可以有不一樣的改變,想去爬山、旅遊、衝浪等,這時就會想要擺脫眼鏡的限制。」其次有些職業如軍人、消防員、運動員等,或是科技業工程師在無塵室工作,戴眼鏡都會有所不便,也有人因為美觀考量,而萌生進行近視雷射的念頭。
新一代SMART TransPRK 4.0導入AI技術 為近視族群提供視力矯正的新選擇
近視雷射術後的復原速度,以及未來長期的穩定性是多數患者對手術的期待。翁林仲總院長多年來堅持採用SMART TransPRK技術,透過高科技儀器取代醫師人手操作,達到「不掀瓣」以降低角膜滑動或脫落的機率,採非接觸式手術設計則可大幅減少人為疏失的發生。同時SMART TransPRK作為表層手術,施作範圍在角膜的上表層,盡可能保持角膜原來的結構,保留較多的基質層厚度,傷口復原相對完整,也有助於提高手術後長期的穩定性。
而新一代SMART TransPRK 4.0技術,在導入AI應用後,精準度和安全性也得到突破。翁林仲總院長指出,新一代技術的電腦斷層掃描解析度比過去提升13倍,讓角膜的每個細胞面及每個弧度都能清晰呈現,達到提升角膜掃描的完整度,解析角膜分層結構。此外,患者在進行角膜地形圖的攝影後,系統會結合全球近20年累積的大數據資料庫進行AI智能分析,提升效率、同步串流分析結果至手術儀器,患者就能以此獲得量身打造的精準手術方案。
SMART Vision同時解決老花近視!醫師說明手術原理
針對開始面臨老花問題的35至50歲近視族群,現也有SMART Vision技術針對近視與初期老花進行整合矯正,實際效果須由醫師說明與模擬確認。翁林仲總院長說明,雙眼的弧度、度數很少完全相同,通常會存在「像差」,而不同的像差就會有不同的立體感變化,此原理可用於老花矯正。醫師會在雷射手術前讓患者配戴隱形眼鏡,模擬未來兩眼像差和遠近視力的狀況,為近視合併老花患者提供智能化的視力矯正選擇。
眼科診所獲德國原廠「亞太示範中心」認證 持續合作交流造福患者
翁林仲總院長從業至今已有40年,多年來對患者的手術安全與品質保持高度的堅持。除了透過術前25道檢查、56項數據精準評估患者眼部狀況,診所內的醫師和護理師也會積極掌握患者的需求,並確保患者對療程有充分的了解。翁總院長和其醫療團隊也在日前獲得德國近視雷射技術原廠頒發「亞太示範中心」認證,成為對團隊的一大肯定。
翁林仲總院長表示,醫療團隊與德國近視雷射技術原廠交流密切,例如在面對疑難雜症或罕見病例時,診所醫師可隨時與德國原廠的醫師和工程師進行視訊會議共同研討,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另外,醫療團隊也可以即時獲得原廠在全球包括德國、歐洲、亞太等地的設備使用數據,以及國際上的最新資訊,作為技術交流一環,有助醫師掌握國際經驗與使用參考數據。翁林仲總院長指出,未來其團隊除了精益求精提升技術外,也會持續與德國原廠保持深度合作,持續為患者提供高品質和安全的醫療服務。
【延伸閱讀】
別再因害怕手術延誤治療白內障 衛教大使林心如籲40歲以上定期眼科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2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女膝蓋手術後得鼻竇炎7年未癒 驚揭病因與「男友放屁」有關?醫師回應了
(7 小時前) -
高榮X高醫、8大院所 打造原鄉健康守護網 六場全人整合照護篩檢活動圓滿成功
(9 小時前) -
醫揪出刷牙迷思 「1動作」很多人做錯:對牙齒有害
(9 小時前) -
揪出過敏原,改善生活品質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