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6° )
氣象
2025-11-19 | 健康醫療網

長輩講話越來越小聲?醫揭「生理性聲音退化」改善方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越來越多長者開始關注生活品質與健康溝通能力,而「聲音」正是日常互動不可或缺的一環。林口長庚優聲中心莊秀鳳副主任表示,許多人年紀漸長後,聲音開始變沙啞、微弱,甚至講幾句話就覺得疲累,這些現象多與「生理性聲音退化」有關。



生理性聲音退化 發聲訓練找回自信



莊秀鳳副主任說明,曾有位72歲的黃爺爺來就醫,以前喜歡和老朋友聚會唱歌,近年卻越來越不敢拿起麥克風。他自己也覺得說話費力、容易喘,講話也越來越小聲,唱歌常「唱不到尾音」。家人陪他至耳鼻喉科檢查,檢查後確定是退化性喉部(Presbylarynx)。



發生在長者可能導致生活溝通功能退化,易嗆咳致發生肺炎。因此,後續建議阿公應加強運動,增加激勵肺活量,並接受優聲嗓音訓練。經過全面整合性評估與治療,黃爺爺在語言治療師指導下,透過 6週嗓音訓練搭配每日居家練習,聲音明顯變得宏亮穩定。



嗓音復健提升聲帶閉合力 增加穩定度與耐久性



莊秀鳳副主任提到,聲音的產生需要呼吸、聲帶振動與聲音共鳴三大系統協同合作,當年紀漸長,這些系統也隨之退化。這些變化使得年長者的聲音聽起來「沙啞」、「小聲」、「不清楚」,也容易講話講到累,漸漸減少說話意願,甚至產生社交退縮。



嗓音復健的目標,是提升聲帶閉合能力,增加發聲穩定度與耐久性,並協助長者重新找回自然、響亮又省力的聲音。常見訓練方式如下:



一、呼吸支持訓練:穩定氣流才能撐住聲音

二、聲帶閉合練習

三、共鳴與語音耐力訓練:讓聲音更響亮穩定



她進一步說明,也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嗓音保養來改善

•多喝水(每日 2,000ml)。

•避免清喉嚨、用力咳嗽與大聲說話。

•持續進行嗓音體操(如 SOVT、共鳴練習)。

•避免菸酒與刺激性食物。

•說話慢一點,讓聲音有時間「休息」。



透過語言治療與日常保養 提升生活品質



莊秀鳳副主任強調,生理性聲音退化雖然無法完全逆轉,但只要透過語言治療與日常保養,就能大幅提升聲音的表現與生活品質,讓長者聲音更耐講也好聽,熟齡生活更有豐富色彩及溫度!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十期5


【延伸閱讀】

聲音沙啞能「治」好?醫揭單側聲帶麻痺新選擇

聲音沙啞可能是聲帶老化!過度使用老化易提早 4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