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0° / 20° )
氣象
2024-07-24 | 每日健康

喝水都解不了渴? 恐是「身體太濕」害的! 醫:快喝「1湯品」把濕氣排光

潮健康/編輯部





二十四節氣的「大暑」剛過,若不斷補充水分後仍覺得口渴,當心可能是身體「濕氣過重」的警訊。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莊惠喬中醫師指出,此前一名男性患者近期自覺提不起勁,並經常出現頭痛、胸悶、肩頸緊繃,且即使喝水都解不了渴,懷疑是感冒引起。經診斷發現,該患者受暑氣影響且合併「夾濕邪」的狀況。





喝水都解不了渴? 恐是「身體太濕」害的! 醫:快喝「1湯品」把濕氣排光

夏天沒有做好養生 冬天更容易感冒、過敏



莊惠喬中醫師指出,台灣夏季悶熱且潮濕,尤其近日頻頻出現30度以上高溫;民眾往往在身體出汗的狀況下進出冷氣房,一口渴就將冰水一飲而盡,或偏好食用生冷食物想降暑氣。然而,偏寒性的飲食容易使身體出現外熱內寒、上盛下虛的症狀,如失眠煩躁、精神昏沉、咽痛、口渴、易腹瀉、疲倦乏力等。





「如果夏天沒有做好養生,冬天就容易有鼻過敏、反覆感冒、怕冷虛弱,關節疼痛等狀況!」莊惠喬中醫師說明,中醫講究順應「四時節氣」的氣候特點,以達到養生的目的,例如小暑到立秋(7/6至8/7)期間為「長夏」,中醫則有「脾主長夏」、「長夏主濕」的說法。





.延伸閱讀:夏天大啖「2冰品」恐越吃越熱! 營養師曝配料「這樣選」最能消暑





喝水都解不了渴? 恐是「身體太濕」害的! 醫:快喝「1湯品」把濕氣排光

吃「這類食物」身體會更濕! 快喝1湯品把濕氣排光光



莊惠喬中醫師指出,「濕」為長夏的主氣,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健脾祛濕」。而中醫所定義的「脾」與西醫不同,主要指的是「運化」,亦即對體內養分的消化、轉換和運送;而濕氣容易損害脾臟的陽氣,「食用過多寒涼食物,可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運化水濕的功能減弱,進一步加重體內濕氣的增長!」





綜合上述,夏天的食補養生應注重「健脾祛濕」,其中民眾熟知的「四神湯」即有不少能夠健脾祛濕的食材,幫助排除身體的濕氣:





芡實: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能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蓮子:味道甘甜且微微苦澀,性質平和,入肺、腎經。能益氣養陰,固精止帶。





茯苓:味道較淡、性質平和,入心、脾、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山藥: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的功用。





.延伸閱讀:多吃生菜沙拉瘦更快? 大量出汗不等於「代謝好」? 中醫師破解「5大」夏季健康迷思





喝水都解不了渴? 恐是「身體太濕」害的! 醫:快喝「1湯品」把濕氣排光

解暑熱還能止咳嗽? 多吃這些食材也能「利水祛濕」



除上述四味藥材外,亦可加入薏仁至湯品當中,除了幫助「利水祛濕」之外,也有助於清熱解毒,適合台灣的濕熱氣候使用。另外,四神湯除了傳統的豬肚或豬腸等食材時,還可以加入「冬瓜」;依據《本草綱目》記載,冬瓜具有「清熱利水,解暑熱,消熱痰、止咳嗽」的效果,且其皮、籽、肉皆可入藥,如要加強解暑清熱、利尿、消水腫作用,連皮煮湯更好。





最後,莊惠喬中醫師提醒,四神湯是平補的藥膳,適合脾虛濕盛者,虛寒體質或燥熱體質皆可以適量服用。倘若正處於急性感染或急性腸胃炎而引起的泄痢問題則不建議服用;另外,懷有身孕的婦女,也須注意市售四神湯是否另有添加酒精或薏仁等食材,以免對肚內胎兒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常喝水還是口乾舌燥? 重症醫曝警訊:恐是「4大疾病」徵兆








延伸閱讀
腰痛不見好?醫曝4大元兇! 「這些人」更易長期痛苦
吃太鹹「腫到像麵包超人」!醫授4招快消水腫 1動作秒殺 身材回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