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4-03-24 | Heho健康

肥胖者腎功能比較差嗎?這關鍵因素恐加重洗腎風險

肥胖者腎功能比較差嗎?這關鍵因素恐加重洗腎風險

現代疾病型態逐漸改變,全球糖尿病、肥胖人口都呈現正常長,且兩者疾病關聯性極高,有 80% 第二型糖尿病友都有過重、肥胖的問題,往往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腎臟科醫師提醒:「就算沒有症狀的糖胖症病友,也會建議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腎臟狀況。」

肥胖、高血糖均會腎臟造成不可逆影響

許多原因都可能造成肥胖,而其中「糖尿病」就是一個常見原因,不論是肥胖造成糖尿病,還是糖尿病之後造成肥胖,兩者同時發生的「糖胖症」,不論以高血糖角度、肥胖角度都可能對腎臟造成危害。

腎臟的大小會從小開始慢慢長大,直到成年後 20 歲腎臟大小變成固定,但若變胖之後身體體積變大,真的會造成相腎臟額外的負擔嗎?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世平以腎臟移植研究來解釋:「若把一顆腎臟換到另一個身上時,確實觀察到,把體型比較小的腎臟換到體型比較大的人身上,比起換到相同體積的人,對肥胖的族群腎臟功用會比較短。」

此外,徐世平提到:「從臨床上觀察,比較胖的族群較容易發生不明原因腎臟傷害,與某些腎臟疾病有高度相關,像是出現『腎絲球硬化症』風險比較高。」尤其是合併有嚴重蛋白尿者,通常很快就會進展到末期腎病變的病程,肥胖的族群比起正常體重者,在血壓、血、體能、糖尿病都是相對不好。

別等症狀出現再檢查!糖胖症患者定期篩檢腎臟

但些微幅度的體重改變之下,對一般人的腎臟仍是可以容忍,但當肥胖又加上「血糖」,更需要留意併發症的發生,最常見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讓腎臟微血管受到傷害,讓腎臟功能開始出險變化,早期以出現微白蛋白尿為主要特徵,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最差的狀況下可能走向必須要洗腎。


肥胖者腎功能比較差嗎?這關鍵因素恐加重洗腎風險

因此,本身有肥胖又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族群,就算沒有症狀,徐世平強調:「一定要定期檢查腎臟健康,當糖尿病所產生的腎病變,會以尿中白蛋白排出量為標準。」

國際標準則建議,若為第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需要半年到一年要檢查;第四期明顯白蛋白尿期大概半年檢查;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期,則需要三個月到一個月檢查,腎臟功能越差檢查的頻率要更高。

檢查的項目包括,抽血釐清腎功能指數、肌酸酐,驗尿了解微蛋白尿,有些已經發生腎臟病變的病人仍不自知,如果等到小便起泡泡、水腫腳踵起來都已經是腎臟病變後期,需要靠額外的檢查來發現,並不是靠病人自覺來發現。

家族史中有腎臟疾病需要更留意!肥胖者透析清除率較差

臨床醫師同時也會鼓勵患者減肥,腎臟病照護是整體的,腎臟並沒有特別可以改善、保護的方式,慢性腎臟保養最主要還是生活型態改變,腎臟很難越來越健康,腎臟就像是車子輪胎會逐漸磨損越來越差,不像是心臟、肌肉、骨質都可以藉由訓練慢慢加強。

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每六個成年人就會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只是每位糖尿病病友都會洗腎嗎?徐世平說:「根據臨床經驗,30% 糖尿病患者會影響到腎臟,有些人都不會影響到腎臟,特別觀察到如果患者家族史當中,家人若有腎臟疾病,未來惡化到需要洗腎的機會就會比較高。」

尤其台灣洗腎患者中有一半都與糖尿病有關,長期洗腎的糖尿病友,比起一般洗腎病人存活率來得差,一年死亡率達到 25%,主要不是洗腎洗到死亡,通常是腎臟若惡化到需要透析,通常其他器官狀況也不佳。

此外,肥胖還會讓透析的品質變差,徐世平說:「同樣是洗腎的病人,如果比較肥胖會不好洗,像是血液透析時,肥胖者的體重變化會比較大,血壓容易在洗腎當中出現變化。而腹膜透析時,因藥水灌到肚子裡容量有限,在比較肥胖的患者容易洗不乾淨,清除率比身材正常人較差,肥胖者毒素會比較多一點。」

腎臟與其他器官照護方式不同,很難期盼它能有「好起來」!因此,一定要及早改變生活型態,不管有沒有腎臟疾病,一旦過胖都會希望患者減肥,且適當減重對血糖控制也有幫忙的。

諮詢專家: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世平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糖胖症不應用 BMI 衡量!醫師:從脂肪分佈看更精準

糖胖症共病問題多!健保也有給付「腸泌素」能控管血糖顧器官又減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