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06-03 | Heho健康

「芒種」到了〜跟著中醫師這樣吃,輕鬆擁有健康不費力

「芒種」到了〜跟著中醫師這樣吃,輕鬆擁有健康不費力

6 月 5 日是 24 節氣中的「芒種」,這時氣温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又稱其為「忙種」。

這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際,家家戶戶門口插著艾草、菖浦、柳枝或榕枝,張貼黃紙紅字的「午時聯」,小兒戴長命縷,佩帶香包,吃粽子,飲雄黃酒,中午以苦草水淨身。

農村更有「送蚊」習俗,在端午午後,燃燒一把稻草,迅速在屋內各個角落薰一薰,然後跑到外面,連同紙錢一起丟在道旁,確信如此做法就可以將蚊蟲驅趕出家門。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俗話説:「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說明芒種時節,氣温還會有變冷的時候,因此還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此外,因為晝長夜短,會晚睡早起,為保持充足睡眠,中午小憩一會兒緩解疲勞是必要的。

飲食 5 重點,消暑排濕強健身體

周宗翰提醒,芒種時節天氣高溫潮濕,濕熱之邪侵犯人體,脾胃虛弱的老人、小孩則易出現食慾不振、便溏腹瀉、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等症狀,不妨多補充排濕食物,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等,以強健身體。

老年人因為身體功能衰退,導致脾胃消化液分泌減少,以及心腦血管出現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上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健脾祛濕和降壓、降脂的食品。

而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陽氣盛、心火旺,情緒易浮動焦躁,可適當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蘭、蕎麥、生菜等清熱祛濕。這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導致耗氣傷津,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周宗翰進一步說明,在烹飪時亦建議減少使用熱性調味料,如八角、茴香、桂皮、花椒等,從而減少便秘、痔瘡、口角炎、咽炎、頭暈、熱痱、中暑等症狀。他特別推薦芒種可多吃「蓮子芡實荷葉粥」排濕氣,避免水腫。

蓮子芡實荷葉粥

  • 材料:蓮子、芡實各 30 克、鮮荷葉 3 張、糯米 50 克、豬肉 50 克
  • 作法:將芡實去殼、荷葉剪塊、蓮子去心,備用。所有材料洗淨與糯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成粥,放涼即可食用。


「芒種」到了〜跟著中醫師這樣吃,輕鬆擁有健康不費力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芒種時節胃脹氣、常便祕、火燒心,都是「這」原因導致!中醫師提多吃「國民小吃」能改善

明天是「芒種」!濕、熱夾擊讓人頭重、睏頓、無力…中醫師教你消暑除濕 2 原則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