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09-13 | Heho健康

《Newsweek》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揭曉 台灣13院上榜 中榮躋身百大全台居冠

《Newsweek》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揭曉 台灣13院上榜 中榮躋身百大全台居冠


《Newsweek》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揭曉 台灣13院上榜 中榮躋身百大全台居冠

美國《Newsweek》(新聞週刊)與全球數據平台 Statista 公布「2026 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 2026)」,台灣共有 13 家醫院上榜。其中,台中榮總勇奪第 85 名,成為全台唯一躋身前百大的醫院。首次參賽的 台北醫學大學體系三家附屬醫院(北醫大附設醫院、雙和醫院、萬芳醫院)以及三軍總醫院也齊入榜;而林口長庚醫院則因病人安全科技應用突出,獲得特別標註肯定。

評選初衷 改善病患治療效果與醫院效率

智慧醫院利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 來改善病患照護並簡化工作流程。預計未來幾年,這些現代化的治療中心將更加普及。

目前全球智慧醫院的市場規模估計為722.4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1,776.1 億美元。其創新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醫院的效率,並支持疾病預防和改善生活品質。

因此,《Newsweek》與 Statista 推出「2026年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榜單,重點關注30個國家的350家領先醫院。今年的排名也重點關注了數位創新特定領域的傑出表現。

全球榜單格局:美國仍居領先

這份榜單涵蓋 30 國、350 家醫院,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南韓與台灣等,並納入生活水平、預期壽命、醫院數量與數據可用性等因素作為基準。前五名全由美國醫院包辦,包括梅約診所拿下榜首,其後依序是克里夫蘭醫院、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以及西奈山醫院。

亞洲方面,南韓以 17 家居冠,台灣 13 家排名第 2,日本與新加坡各有 10 家。

台灣亮點:中榮連兩年進百大

台灣今年有 13 家醫院進榜,比去年多出 5 家,包括台中榮總、高雄榮總、林口長庚、成大醫院、高雄長庚、中國醫藥大學附醫、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台北榮總、台大醫院、三總內湖總院,以及北醫體系三家附屬醫院。
其中,台中榮總名列第 85 名,比去年的 99 名再前進,成為全台唯一躋身百大的醫院。該院在機器人應用、AR/VR 教學及資通訊技術表現突出,並與鴻海合作導入護理機器人,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

長庚:結構化病歷奠基 四大成熟度達最高等級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智慧醫院的推動必須「一步一步來」,核心是先建立電子病歷結構化,讓資料能利於 AI 運用,並逐步擴展到門診、手術、急診等不同場域。

他指出,長庚在電子病歷成熟度、基礎建設成熟度、影像應用與 AI 應用、臨床治理等 四個面向,都已達到最高等級 Stage 7。院內也已經在病房導入機器人,協助減輕醫護人力負擔。

陳建宗強調,本次評比中同儕評比佔 42.5%,顯示醫界對長庚的整體認識與肯定。未來也將持續與新加坡 SingHealth 等國際醫療體系交流,深化智慧醫院與 AI 軟體的應用合作。

北醫三院首度齊入榜 AI讓交班從1小時縮短到10秒

北醫體系旗下 北醫附設醫院(第328名)、雙和醫院(第333名)、萬芳醫院(第339名),首次參賽就齊入榜。三院在智慧醫療成熟度評比中分別獲得 2 至 3 枚獎章。

北醫近年積極推動跨院資訊整合,建置 TAIP-X 系統,讓三院資料即時共享。北醫將生成式 AI 深度導入臨床,應用於病歷紀錄、護理交班、臨床自動化問答與用藥安全監控。
以護理交班為例,傳統書寫需 6 至 11 分鐘,若一名護理師交班 7 位病患,總作業可能近 1 小時;透過 AI 智慧交班報告,僅需 10 秒即可完成,大幅減輕人員文書負擔。

此外,北醫也導入 Smart IV Pump 遠端點滴監控、AI 影像判讀與生理數據分析,讓 AI 真正落地於臨床日常。

評選標準:聲譽與專業評估並重

智慧醫院榜單的評比流程相當嚴謹:

  • 77.5% 來自聲譽評分(國際醫療專家推薦 42.5%,國內專家推薦 35%)
  • 20% 來自 Statista 的醫院成熟度問卷,包括資訊系統完整度、電子病歷、AI 與遠距醫療應用、機器人技術、病人安全科技、病人與員工滿意度等
  • 2.5% 來自國際醫院評鑑(JCI)與其他智慧醫療相關評比

同時,調查也納入 患者體驗數據與 治療前後自我評量結果指標(PROM),透過標準化問卷了解病人對健康狀態與生活品質的實際感受,讓評比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展望未來:台灣智慧醫療持續前進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表示,這次三院齊入榜不僅是榮耀,更是一份長期責任。未來北醫將全力挑戰無紙化電子病歷 ( HIMSS EMRAM Stage 7 )與醫療機構在數位轉型的成熟度,數位健康醫療指標(DHI),並持續深化生成式 AI 與 GPU 平台應用,加速醫學影像診斷,讓智慧醫療真正提升臨床價值。

台中榮總醫院院長傅雲慶也強調,台灣醫院若能合作發揮各自特色,將能在全球舞台展現更強大的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灣醫院入榜名單

第85名台中榮民總醫院第116名高雄榮民總醫院第120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第140名成功大學醫院第189名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第228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第262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第272名台北榮民總醫院第299名台大醫院第308名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第328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333名雙和醫院第339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資料來源: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 2026

延伸閱讀:

響應長照 3.0 推醫養合一,中醫大「老人復健綜合醫院」 9 月試營運

第七屆醫療展各家醫院亮點一次看!最新AI和數位臨床應用

AI 參加醫學考試比醫師還高分!智慧醫療提供癌症治療新契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