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越晚越好?要吃保健食品嗎?更年期 7 大迷思一次看

女性青春期、懷孕生產、更年期荷爾蒙劇烈變化,引發一連串生、心理反應,其中更年期更關乎餘生健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黃建霈表示,及早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包括聰明飲食、規律運動、心靈支持、親朋陪伴,有助女性在更年期前、中、後維持身心平衡,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本篇整理黃建霈分享與國健署搜集之常見更年期迷思,為大家一一解答。
Q1:越晚更年期,代表卵巢機能較好?老得比別人慢?
A:當荷爾蒙分泌不足,月經週期開始不規則,若月經不來長達 1 年以上即為停經。黃建霈表示,更年期臨床診斷的方式是觀察荷爾蒙變化,通常發生於 45 至 52 歲之間,與初經發生早晚、卵巢機能、卵子數量、身體狀況、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工作壓力有關;天生卵巢卵泡較多者,停經時間可能較晚,不代表卵巢機能較好。
但更年期太慢或太早可能需要多加注意,黃建霈表示,約 1-2%民眾於 40 歲前提早進入更年期,可能是卵巢早衰、卵巢切除、放療導致;年紀較長還有月經,也許是身體狀況異常,因此仍建議有相關異常狀況的民眾儘早就醫。
此外,黃建霈補充,女性更年期平均長達約 1-5 年,依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但時間長短與健康無絕對關係,最重要的還是維持更年期前、中、後的身心平衡。
Q2:月經規則,但出現更年期症狀,算是進入更年期嗎?
A:荷爾蒙分泌減少,可能出現更年期典型症狀,如發熱、熱潮紅、盜汗、頭痛、頻尿、尿失禁、陰道乾澀等。而有時雖荷爾蒙分泌減少,仍能維持月經週期,但當症狀影響生活時,仍須諮詢專業醫師。
Q3:媽媽或姊姊停經時間都較早,自己應該也會早停經?
A:國健署資料顯示,停經與體質確實有很大關係,若媽媽或姊姊早停經,表示自己可能有類似體質,但依舊因人而異,且停經早晚也與生活、飲食習慣、乳癌或多囊性卵巢等疾病有關。
Q4:更年期女性喝太多豆漿,可能罹患乳癌?
A:豆漿等豆製品是優良蛋白質還原,而乳癌主要與個人體質、遺傳因素有關,若有家族病史,國健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
Q5:荷爾蒙補充會有副作用,甚至致癌,最好能免則免?
A:荷爾蒙補充不一定會增加致癌風險,國健署建議參考荷爾蒙「一不三多」原則,包括荷爾蒙不是唯一、多溝通、多諮詢、多了解,醫師會依個人情況,專業評估婦女是否需要荷爾蒙補充。黃建霈則表示,過去將荷爾蒙補充視作補品,只要停經就須使用,但現在醫界認為,沒有症狀就不必用藥,即使評估好處超過壞處,也會以短期使用為主,所以民眾不需過度反應,將荷爾蒙補充當作毒藥。
Q6:是否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天然的最好嗎?
A:黃建霈表示,許多保健食品所費不貲,卻未做長期追蹤,若民眾使用 3 個月後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可先暫停使用,或諮詢醫師專業評估。
Q7:更年期後又出血,是正常的嗎?
A:當月經連續 12 個月沒來,就是停經。國健署資料指出,停經後又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萎縮、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情況所致,雖有些為良性病灶,但仍須謹慎,有異樣時盡快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黃建霈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肺高壓病友齊聚部桃 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
(8 小時前) -
便祕、腹瀉可能是警訊!營養學會理事長趙振瑞解析腸道菌失衡的原因與自我檢測法
(9 小時前) -
遠離骨鬆!二林基督教舉辦骨質疏鬆健康宣導
(9 小時前) -
妹妹捐腎救姊 彰基團隊助多囊腎教師重返講台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