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某國中畢典吃麵包餐盒 學生疑食品中毒

【記者 洪美滿/金門 報導】衛生局114年6月6日上午接獲金門縣某國中電話通報及金門醫院急診室傳真通報,有5人疑似發生食品中毒症狀;經衛生局初步調查病患人數陸續增加中,計有18名患者均為6月4日參與某國中學校畢業典禮活動後,食用學校提供之麵包餐盒,於6月4日至6日陸續出現噁心、嘔吐及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並陸續前往金門醫院急診室就醫,衛生局已要求餐盒供應商(自OO烘焙)先停業接受調查。截至6月6日下午5時,計有18位患者,其中13位有就醫、5位未就醫。
衛生局立即啟動食品中毒通報調查機制,經調查供應商(自OO烘焙)係購買多家烘焙產品,再自行組合餐盒內容,交貨給學校。製造廠商包括:金門縣自OO烘焙、金門縣家OO、桃園市茱OO烘焙、金門縣全OO。餐盒內容包括:隨機組合手工燕麥餅乾、小起酥蛋糕、法蘭西手工羊角、檸檬蛋糕、杯子蛋糕等,衛生局除追查本縣各產品供應商、製作流程及貯存溫度(含環境),執行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稽查,針對學校留樣餐盒食品及製作場所進行抽驗與採樣,均已寄送台灣實驗室進行檢驗分析。後續將綜合檢驗結果研判,若確認屬於食品中毒事件,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4款規定,處以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針對本案13名有前往就醫患者,經治療後症狀均屬輕微,已陸續返家休養。衛生局再次提醒,學校及各機關單位辦理活動提供團體餐點時,應嚴格把關食品來源與製程及保存環境,並選用合法登記之食品業者,以確保食品安全。
衛生局提醒民眾,隨著炎炎夏日到來,氣溫逐漸升高,依據歷年統計,5至10月為食品中毒高發季節,高溫潮濕環境有利細菌滋生,若食品烹調或保存不當,極易引發食品中毒事件發生。為降低食品中毒風險,民眾應注意食材購買後立即冷藏或冷凍,避免冰箱過度儲存造成冷卻效果下降;處理食物前後應確實洗手,並區分生熟食器具以防交叉污染。餐點烹煮不宜過量,未食用完畢者應盡快冷藏,並儘早食用,以共同守護飲食安全。(照片記者洪美滿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別讓「骨肌減少症候群」找上你 嘉市府籲骨力肌力一起顧
(3 小時前) -
父母批評比他人更傷人?心理師親教「這方法」 打破惡性循環
(6 小時前) -
剪指甲太深惹禍 年輕女急性甲溝炎痛到跛行
(7 小時前) -
拜對才平安!醫師揭中元普渡健康四守則報乎知
(7 小時前) -
孩子開學鼻水又不斷?過敏性鼻炎衝擊生活多方面 醫籲把握時機及早治療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