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7-10 | 台灣好報

「關節鏡+骨折復位」首例成功 大同醫院微創骨科寫下新里程碑

「關節鏡+骨折復位」首例成功 大同醫院微創骨科寫下新里程碑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團隊成功完成首例「關節鏡輔助脛骨平台骨折復位與固定手術」,為院內微創骨科治療寫下重要里程碑。58歲長照員麗華騎車遭撞導致膝關節骨折,在黃柏樺醫師評估後接受微創手術,僅3個月即無需枴杖重返生活。此手術除可大幅縮小傷口、減少疼痛,也能同步修補關節內損傷,特別適合高齡患者,展現大同醫院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的醫療實力。


「關節鏡+骨折復位」首例成功 大同醫院微創骨科寫下新里程碑
▲從膝關節鏡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因為骨折造成膝關節軟骨的下沉程度。

術後三個月,麗華已無需枴杖輔助,行走自如,成功恢復正常生活。她成為長庚團隊接手後,大同醫院第一位接受關節鏡輔助手術的骨折病人。膝關節由大腿骨(股骨)與小腿骨(脛骨)構成,脛骨平台是脛骨上端承接股骨的關節面,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若因車禍、高處跌落或重物壓傷等外力衝擊,可能導致脛骨平台骨折,並常伴隨半月板等關節內軟組織損傷。

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內視鏡手術,利用2-3個尺寸僅約0.5公分小切口,將光學影像透視鏡放入體內關節處,進行診斷與治療,相較傳統開刀手術,關節鏡手術屬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時間較短。


「關節鏡+骨折復位」首例成功 大同醫院微創骨科寫下新里程碑

關節鏡輔助手術具有多項優勢:不僅可微創處理骨折,減少傷口與術後疼痛,更可同時修補關節內受損組織,降低關節後遺症風險,如變形與退化性關節炎。黃柏樺醫師指出,這項手術需仰賴高度經驗與技巧,長庚醫療體系已累積多年實績,未來也將持續推廣此技術,嘉惠更多病患。不過目前關節鏡手術部分需要自費品項的使用,因此建議要跟醫師做好術前的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關節鏡+骨折復位」首例成功 大同醫院微創骨科寫下新里程碑

大同醫院病患以高齡者居多,醫療團隊在手術方式選擇上,更傾向採用關節鏡輔助技術。這類手術可透過微創方式精準復位骨折,同時修補受損軟組織,降低術後疼痛與併發症風險,特別適合術後復原力較弱、功能需求高的年長族群。

大同醫院致力打造高齡友善的醫療環境,深刻理解年長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除了積極推動微創手術與提升醫療技術外,也特別重視住院照護與復健支援,協助病患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自理能力,降低失能風險。院長林孟志表示,醫院將持續將高齡族群作為照護核心,結合先進設備與豐富臨床經驗,推動更多切合高齡化社會需求的醫療方案,期許成為市民在地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主治醫師黃柏樺醫師專長:肩膝關節關節鏡手術、膝關節前後十字韌帶重建、膝關節半月板破裂縫合修補、肩關節旋轉肌腱破裂縫合修補、肩關節唇撕裂傷合併不穩定及脫臼等、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PRP自體血小板增生療法、震波增生療法、人工肩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手術、關節鏡輔助脛骨平台骨折復位固定手術、截骨矯正保膝手術。(圖╱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