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過敏不輕忽 桃療藥師提醒正確用藥,減少副作用與不適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隨著春季來臨,氣候變化、花粉飄散及空氣污染使過敏症狀頻繁發作,許多民眾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甚至氣喘等不適,而清明掃墓期間焚燒紙錢產生的煙霧更可能進一步刺激呼吸道,引發鼻炎、結膜炎或誘發氣喘發作。雖然過敏本身並非重症,但若用藥不當,不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選擇與使用抗過敏藥物時應格外謹慎。
口服抗組織胺依藥理作用可分為兩類,第一代抗組織胺(如 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能有效緩解過敏症狀,但其易穿透血腦屏障而導致嗜睡,進而影響專注力與反應能力,因此應避免於需操作機械或駕駛時服用,相較之下,第二代抗組織胺(如 Loratadine、Cetirizine、Fexofenadine)對中樞神經的影響較小,較適合日常使用,但部分患者仍可能感到疲倦或口乾,應視個人體質調整。
鼻噴劑的使用同樣需謹慎,類固醇鼻噴劑(如 Fluticasone、Mometasone)可有效減少鼻腔發炎反應,緩解鼻塞與打噴嚏,但須連續使用數日後才發揮作用,因此應按醫囑規律使用,而非僅在症狀嚴重時才使用;而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如 Oxymetazoline)則可迅速緩解鼻塞,但長期或頻繁使用可能導致「反彈性鼻塞」,進而引發藥物依賴與症狀惡化,因此建議使用時間不超過三天。
針對特定過敏族群,氣喘患者應遵從醫囑規律使用長效控制藥物,以穩定病情,並隨身攜帶短效支氣管擴張劑,以備不時之需;而眼睛過敏患者可使用抗組織胺或肥大細胞穩定劑眼藥水,但應避免自行購買含類固醇的眼藥水長期使用,以免影響眼壓並增加青光眼風險。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賴威廷藥師八日提醒,選擇適合的藥物,避免不必要副作用,服用會嗜睡的藥品時應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慢性病患者與孕婦應先確認用藥安全並遵照醫囑。雖然過敏無法根治,但正確用藥與生活調整能有效減少症狀,若有疑問,建議可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更多新聞推薦
● 滿月也有大小之分! 最小滿月4/13亮相最新健康新聞
-
-
女生也會有喉結?擔心是健康出問題?醫列伴隨「4症狀」要就醫檢查!
(9 小時前) -
10歲童檢查驚見「肝臟一片白」!醫揪「這些日常習慣」養出脂肪肝 別以為是抽高本錢
(11 小時前) -
「無糖綠茶+半糖紅茶」止咳?中醫師解答 小心反而更難好
(11 小時前) -
月經來不能吃冰?生理期禁忌飲食一次看! 吃「這些」補一下可能有反效果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