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濕度下,小心出現熱傷害!必知5種熱傷害急症
在全球暖化勢不可擋的潮流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與極端高溫天數持續增高。高溫加上高濕度,對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
提供一個數據給民眾參考,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AMS)共同發布的新數據證實,2023年是歐洲有史以來最熱或第二熱的年份。此次熱浪被歸類為「極端」事件,某些地區甚至「超越極端」,海面溫度比平均高出攝氏5度。2023年與高溫有關的死亡人數尚無準確估計,但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03年、2010年和2022年分別有55,000至72,000人死於熱浪。而在台灣,民眾因熱急症而掛急診的人數也節節攀升。
簡單來說,人體利用「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等方式來達到體溫的恆定。在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與「對流」便會失效。若再加上高濕度,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人體暴露在高溫、高濕度下,就有可能出現各種熱傷害。
熱傷害急症可區分5種
在急診醫學裡,熱傷害急症包括「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以及「熱中暑」。
熱水腫
「熱水腫」通常發生在老年人,曝露在熱環境的前幾天內發生,尤其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坐汽車、火車或飛機的旅途後;剛從冷環境旅遊回來的年輕人也會發生。它通常發生於手或腳。其成因為皮膚血管擴張及姿勢性組織液停滯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失,少部分可能延遲至6週才消失,病人可以抬高腿部以及穿彈性襪,以幫助組織液回流。請不要使用利尿劑或者其他不明藥物。
熱痙攣
「熱痙攣」通常發生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劇烈的運動者,因為大量的流汗而使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腿部(大部份是小腿)、肩膀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可能持續長達15分鐘。此時應先將病人移至陰涼處,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若是自身發生小腿痙攣,可以立即伸手抓緊抽筋那一腳的腳趾,腳尖儘量向上翹、腳跟儘量下蹬,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若是抽筋持續無法停止則需轉送到醫院處理。
熱暈厥
「熱暈厥」一般是發生在熱環境中久站時,主要成因為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造成相對的液體不足,產生姿勢性低血壓 所致。只要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躺平並給予補 充水份,通常休息片刻,症狀很快會消失。
熱衰竭
「熱衰竭」通常發生在高溫中工作或因為空氣流通不良而造成大量流汗,使得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患者常會有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體溫正常或稍高(不高於40°C),病人意識清醒。在現場要先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讓患者躺下,維持呼吸道暢通,降溫並儘速送醫。
熱中暑
很多民眾會誤會中暑定義,其實「熱中暑」在醫學裡為熱急症最嚴重的類型。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度、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人體的體溫調節失效、流汗蒸發也失去散熱功能,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障礙(包括:躁動、迷糊、抽搐、昏迷等),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的傷害,死亡率也較高。
很多民眾會誤會中暑定義,其實「熱中暑」在醫學裡為熱急症最嚴重的類型。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度、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
早期快速降溫是決定中暑病人預後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保持通風涼爽,維持呼吸道暢通,除去身上過多的、有束縛的衣物,用溫水擦拭或使用風扇幫助身體降溫、冷卻,然後立即送醫。注意不可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這會導致血管收縮、急救時產生困難。
防範勝於治療
提醒民眾在炎炎夏日,避免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或活動太久,高溫時應隨時補充水分,並穿著寬鬆、通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以避免吸收紫外線;應注意空氣流通,儘量避免在密閉環境作業,若因工作需要,則一定要避免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單獨作業,必須要團隊工作才不會造成可避免的遺憾。
【延伸閱讀】
手足口病5大症狀!周大翔中醫師:按摩3大穴位+喝「這茶」提升免疫力
夏天高溫潮濕,害私密處感染發作!雷小玲營養師:5要訣遠離私密處感染
缺鎂害疲勞、偏頭痛、肥胖、睡眠障礙!李婉萍營養師:必吃5大含鎂食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4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嘉義醫院攜手嘉市教育處 啟動113年度國中小學童健康檢查
(4 小時前) -
結婚1年不孕,竟是老公罹「1病」惹禍 微創手術助喜迎新生命
(6 小時前) -
百萬YouTuber志祺七七減重狠甩45公斤!不藏私公開3大要訣
(7 小時前) -
每10人就有1人偏頭痛 40歲女還爆腸躁症「新藥+肉毒桿菌」緩解
(7 小時前) -
再受肯定! 大江生醫榮獲2024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社會共融領袖獎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