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4-09-19 | 華人健康網

許家蓓驚傳子宮內膜癌病逝!醫籲:子宮內膜癌年輕化7大原因,必知6大症狀

民進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許家蓓驚傳今18日清晨因子宮內膜癌過世,享年47歲。據了解她是於幾個月前罹患子宮內膜癌,但是仍然不敵病魔,令人惋惜。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癌症,多發於更年期後的女性。不少名人與明星都罹患子宮內膜癌,包括民歌手邰肇玫,所幸有控制病情,還有日本逆齡演歌雙棲歌手藤彩子等。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110年的子宮體癌發生人數為3205人,子宮體癌分為子宮內膜癌與子宮惡性肉瘤,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


許家蓓驚傳子宮內膜癌病逝!醫籲:子宮內膜癌年輕化7大原因,必知6大症狀

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

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由於飲食西化,子宮內膜癌的罹病率這幾年來屢屢攀高。在台灣,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50至60歲之間,平均診斷年齡大約在55歲左右。這與全球的發病趨勢相似,主要影響更年期或已進入停經的女性。

不過,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和肥胖等風險因素增加,年輕女性(如40多歲)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情況也在逐漸增多,因此,建議即便在相對年輕的年齡段也應關注婦科健康,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女性。

台灣罹患子宮內膜癌人數為何越來越多?

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在全球都有上升趨勢,台灣也不例外,這種趨勢背後可能有多種原因:

1.老年人口增加:

台灣的社會逐漸進入高齡化,年齡是子宮內膜癌的重要風險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會顯著提高。

2.肥胖率上升:

肥胖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有高度相關,脂肪細胞會促進雌激素的生成,這種激素不平衡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增加癌變的風險。台灣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變化,使得肥胖率增加,進而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3.生活方式的改變:

現代人缺乏運動、飲食高熱量,以及壓力等因素,會增加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發病率,這些疾病同樣是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素。

4.生育模式改變:

現代女性往往延遲生育或選擇不生育。生育和哺乳過程中的激素變化,能夠降低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沒有生育或較晚生育的女性,因為長期暴露在雌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增高。

5.荷爾蒙療法和避孕藥:

長期使用含有雌激素但不含黃體素的荷爾蒙療法,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某些避孕藥也可能影響體內的激素水平,長期的影響需謹慎監控。

6.醫療檢測技術進步:

現在醫療檢測技術越來越精密,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增高。定期檢查和健康意識的提高,讓更多的病例能夠在早期被診斷出來。

7.遺傳因素:

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特別是有卵巢癌或乳癌家族史的人,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提高。隨著基因檢測的普及,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從而及早檢測出相關癌症。

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整體來看,台灣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上升與人口結構、生活方式、健康習慣和醫療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為了減少風險,應鼓勵定期健康檢查、保持健康體重、合理飲食並避免長期使用荷爾蒙治療。

停經後出血誤為回春?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揪6大高風險族群

停經後出血是回春?恐4大疾病中鏢!醫: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伴隨下腹疼痛

子宮內膜癌有什麼症狀?要如何提前知道?

子宮內膜癌(子宮體癌)是子宮內膜細胞的癌變,主要症狀和早期預警包括:

子宮內膜癌的常見6大症狀

1.異常陰道出血:這是最常見的症狀,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如果在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應立即就醫。

2.經期異常:經期變長、經血量過多,或月經週期縮短。

3.骨盆疼痛:下腹部或骨盆持續疼痛或不適感。

4.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5.陰道分泌物異常:水樣、血樣或不正常顏色和氣味的陰道分泌物。

6.尿頻或排尿困難。


許家蓓驚傳子宮內膜癌病逝!醫籲:子宮內膜癌年輕化7大原因,必知6大症狀

對於進入更年期或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問題。

子宮內膜癌如何提前發現

1.定期婦科檢查:特別是對於進入更年期或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問題。

2.活組織檢查:在出現不正常症狀後,醫生可能會進行子宮內膜刮片或活組織檢查來確認是否有異常細胞。

3.遺傳風險評估:如果家族中有乳癌或卵巢癌的病史,可以考慮進行遺傳檢測,以了解是否有相關基因突變,如BRCA基因突變,這些可能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4.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肥胖、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高脂肪飲食和吸煙等不良習慣,可以降低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子宮內膜癌的檢測

針對子宮內膜的檢查方式,建議可安排子宮內視鏡、骨盆腔超音波檢查、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MRI)。

子宮內膜癌要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癌症的分期、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以及個人需求。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子宮切除術(全子宮切除)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通常包括切除子宮(子宮全切除術)以及有時會同時切除卵巢和輸卵管(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術)。部分情況下,還會進行淋巴結切除或取樣,以檢查癌細胞是否擴散。

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手術:這些是更微創的手術方式,創口較小,恢復時間較快。

2.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可用於手術後的輔助治療,特別是當癌細胞有可能已經擴散或手術無法完全切除所有腫瘤時。這包括外照射放療和內部放療(近距離放射治療)。對於某些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放射治療也可以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

3.化學治療

化療通常用於較晚期的子宮內膜癌或當癌症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化療可幫助縮小腫瘤,防止癌細胞進一步擴散。常見的化療藥物包括鉑類藥物如順鉑(Cisplatin)和卡鉑(Carboplatin),以及紫杉醇(Paclitaxel)等。

化療通常會與其他治療方式結合使用,例如放療或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4.荷爾蒙治療

對於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特別是癌症依賴雌激素生長的情況下,荷爾蒙治療是一個選項。這通常使用黃體素(如孕酮)或芳香化酶抑制劑來降低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減少癌細胞的生長。

荷爾蒙治療通常適用於較早期、分化較好的癌細胞,或是無法進行手術和化療的患者。

5.免疫療法

雖然目前在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中並非常規使用,但免疫療法正逐漸成為新的研究領域。某些藥物,如PD-1抑制劑,可以幫助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這類治療方式通常用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

6.靶向治療

針對特定基因變異或分子特徵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靶向治療是一個新興的選項。這類治療可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信號。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也在探索一些靶向療法是否對子宮內膜癌有效。

7.定期隨訪與監測

即便治療結束後,定期隨訪仍然非常重要,以便及早發現癌症復發或擴散。隨訪通常包括定期的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CT或MRI),以及血液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通常採用多種方式的結合,具體方案由醫生根據病人的個人情況量身訂製。早期發現和治療通常能夠取得較好的預後,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和及時應對異常症狀至關重要。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的7大原因

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近年來,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婦女子宮內膜癌患者越來越年輕,這一趨勢背後有多種潛在因素,其中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起了關鍵作用。以下是幾個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癌年輕化的原因:

1.肥胖與飲食習慣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肥胖會增加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這與子宮內膜癌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飲食中高糖、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品攝入增加,特別是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消費,導致肥胖率上升。

研究顯示,肥胖婦女體內的脂肪細胞可以轉化為雌激素,這會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生,進而增加癌變的風險。許多年輕女性由於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而導致的肥胖問題,可能是癌症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許家蓓驚傳子宮內膜癌病逝!醫籲:子宮內膜癌年輕化7大原因,必知6大症狀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肥胖會增加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這與子宮內膜癌的發展密切相關。

子宮肌瘤會釀子宮內膜癌,非切不可?必知子宮肌瘤6大併發症,多吃花椰菜護肝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第一名生殖道癌症!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優勢多,能發現「哨兵淋巴結」

2.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

年輕女性中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種情況會導致激素失衡,特別是長期的雌激素暴露,從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PCOS患者通常也會伴隨肥胖或胰島素抵抗,這些因素會進一步提高患癌風險。

3.生育率下降與晚婚晚育

當代女性的生育模式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晚婚或不生育,而不生育或晚育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懷孕期間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對於抑制子宮內膜的過度增生具有保護作用。缺少這些保護因素的女性,長期暴露於不斷循環的雌激素下,可能更容易罹患子宮內膜癌。

4.缺乏運動和生活方式改變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許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久坐不動,缺乏體力活動。缺乏運動與肥胖、代謝綜合徵、胰島素抵抗等問題相關,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5.荷爾蒙治療和避孕藥

長期使用某些荷爾蒙治療或避孕藥,特別是只含雌激素而不含黃體素的療法,可能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隨著避孕藥的普及,年輕女性接觸荷爾蒙的時間變長,可能對體內的激素平衡產生影響。

6.環境污染和內分泌干擾物

一些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尤其是內分泌干擾物(EDCs),如塑化劑、農藥等,會干擾人體的荷爾蒙系統,導致雌激素水平異常。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進而提高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7.基因和家族史

雖然基因因素並非主因,但有家族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或乳癌病史的女性,其患病風險相對較高。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年輕患者中遺傳相關癌症的診斷率有所提升。

結論

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的年輕化趨勢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生育模式的改變,以及環境因素。這些風險因素相互影響,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暴露於子宮內膜癌的高風險之中。預防的關鍵在於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體重、保持均衡的飲食、定期運動以及定期婦科檢查。



【延伸閱讀】



經痛吃黑糖、紅糖可以緩解?吃冰、喝冰水容易經痛?迷思一次破解



男女不孕症常見12大原因,檢測不可少!周宗翰中醫師:5大要訣助好「孕」報到



咖啡睡醒喝、下午喝,何時喝最好?林雨薇營養師:4大關鍵時機咖啡別喝錯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50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