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開始保養,才算是科學護膚?宋奉宜醫師揭:不同年齡階段的護膚重點
近日美國10歲女孩提早使用護膚品導致臉部出現水泡和腫塊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附註1)。這個事件不僅揭示了社交媒體對兒童護膚習慣的影響,也引發了專家對兒童過早使用成人護膚品的擔憂(附註2)。資深皮膚科醫師宋奉宜以20年肌膚監測的科學證據,提出不同年齡階段的護膚需求;正確護膚才能阻擋敏感肌驟然惡化的社會趨勢。
社交媒體引發的兒童護膚惡浪
因著YouTube和TikTok等社交平台推波助瀾,越來越多兒童模仿網紅使用成人護膚產品,出現皮膚屏障提早損傷的刺激發紅案例。許多皮膚專科醫師都發現,過早使用保養品將使肌膚變得更為敏感,甚至出現70%的敏感肌罹患率。繼續放任兒童尚未完整的皮膚屏障接觸這些化學物質,除了濕疹、紅腫等皮膚刺激,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疤痕(附註3)。
過早護膚具有潛在風險
任何生理滲入都有代謝累積的健康問題;長期大量使用護膚產品可能增加癌症風險本來就是臨床醫學界重點關注的健康議題(附註4)。美國癌症協會自2014年起就開始關注護膚品與癌症之間的潛在關聯(附註5、6)。此外,
肌膚監測:科學的護膚年齡和方法
宋奉宜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監測經驗,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具體護膚應該依照皮膚生理學的表現進行:
青春期前(約12歲以下):
•特徵:皮脂腺分泌尚未完整,水分充足但鎖水膜脆弱。
•重點:持續防曬、輕度清潔。
•必要時使用監測安全的乳液補充脂質。
青春期(約12~20歲):
•特徵:皮脂腺開始發展,水分充足,油脂強度分泌。
•重點:適度清潔、持續防曬。
•注意不要過度清潔,以免引起痘痘與刺激性皮膚炎。
20~35歲;黃金歲月:
•特徵:皮脂與水分分泌適當,一生最佳最佳時期。
•重點:持續防曬。
•注意不要過度保養,以免出現毛孔堵塞等問題。
35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男性):
•特徵:年紀漸長皮脂分泌漸降,汗水分泌也開始降低。
•重點:降低清潔強度、持續防曬。
•皮脂膜開始薄弱,小心清除同時適當補充,以維護皮膚屏障。
持續防曬是永恆的護膚之道
各位可以發現「持續防曬」是一生的關鍵字。為了避免紫外線傷害皮膚,「不傷害」一定是最重要的護膚步驟。有些人迷信於補充膠原蛋白的產品;事實上,正確防曬更能有效延緩皮膚老化(附註7)。
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一般成人,應該遵循科學證據的護膚建議,避免盲目跟風使用不適合的護膚品。
警惕過度營銷的錯誤資訊
另一方面,錯誤的社媒資訊傷害的不僅僅是兒童,還有成人的健康。除了紫外線,過度保養品與錯誤醫美都可能適得其反,讓皮膚自癒過程更為艱辛。皮膚有其自然代謝能力,過度給予或頻繁化妝、卸妝必然超出皮膚的代謝能力,造成累積性傷害,結果就是敏感肌比例上升的重要致因。
總的來說,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一般成人,應該遵循科學證據的護膚建議,避免盲目跟風使用不適合的護膚品。當整個社會都對過度營銷提高警惕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維護兒童、成人的身體健康。
1.https://tw.nextapple.com/international/20240831/FBA9A1C8844F140AF464681D6261EA7A)
2.https://www.bbc.com/news/health-67993618
3.https://www.lorealdermatologicalbeauty.com/inter/la-roche-posay/article/who-can-be-concerned-by-a-sensitive-skin
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048826/
5.https://www.cancer.org/cancer/risk-prevention/chemicals/cosmetics.html
6.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649728/
7.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9648780/
【延伸閱讀】
癌症化療後手腳麻木如何改善?賴睿昕中醫師:緩解手腳麻木5大解方
月經來就偏頭痛?恐是「這個」作祟!李昱興藥師:5大營養素緩解疼痛不適
自律神經失調害失眠、頭痛、眩暈!謝炳賢醫師揭:穩定自律神經5大營養素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0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生活困境來自臆測?辨清事實與假想 改變人生從心出發
(3 小時前) -
橘子剝皮直接吃好危險!農藥恐吞下肚 譚敦慈公開洗水果正確方法
(6 小時前) -
防黃斑部病變「4種食物」幫助大!專家認證 尤其雞蛋1部位每週吃2至4顆風險降低49%
(7 小時前) -
心肌梗塞突發作!醫授「送醫前自救方法」 肩膀痠痛活動後又好是警訊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