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攝影揪出視網膜異常!醫師:小心潛藏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眼底攝影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眼科檢測工具。根據健康管理機構的受檢者數據顯示,有近三成的人在接受眼底攝影後,發現視網膜異常或其他潛在病變。眼科醫師王錦銘指出,這些異常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早期指標,提醒民眾多加留意這些徵兆背後隱藏的健康危機。
視網膜異常潛藏疾病風險
眼底攝影技術能夠捕捉眼底的清晰影像,包括視網膜、視神經和血管的健康狀況。研究發現,眼底異常與多種潛在的疾病風險有密切關聯,王錦銘醫師對此做了詳盡解釋:
視網膜異常的共病風險:
視網膜內的血管狀況,尤其是狹窄、出血或滲漏等現象,可能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前兆,這在眼底攝影中可以被早期發現。
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風險非常高,據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高達六至八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在疾病進程中發展出視網膜病變。這種病變是由於長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微血管受損,不僅威脅視力健康,還可能加重糖尿病引發其他併發症。
從視網膜察覺心血管、腦血管健康異樣:
國際研究指出,視網膜血管的細微變化,如微小的血管變形或出血,常與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密切相關;視網膜變化也與腦血管健康有關,例如視網膜動脈硬化可能是早期腦中風的預警信號。
視網膜異常潛藏疾病風險。
醫師提醒:眼底攝影有助於早期發現病變
王錦銘醫師強調,「眼底攝影提供的不僅是眼部健康的數據,也能識別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屬於全身性健康的重要觀察指標。」及早發現視網膜問題,可以為及時治療贏得寶貴時間,更能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王錦銘醫師進一步分享,許多眼部異常在早期是沒有症狀的,患者在初期並不會察覺眼睛健康的變化,而且現代人使用電子設備已成日常,大大增加眼睛的負擔。因此醫師呼籲,建議40歲以上應至少每年一次眼睛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可適當提前安排。
護眼妙招!「30分鐘原則」搭配養眼食物
除了定期檢查外,提醒民眾,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會增加眼睛負擔,建議每使用30分鐘應稍作休息,亦可採取保護措施如藍光過濾眼鏡,並多看遠處以放鬆眼部肌肉。此外,攝取富含維生素A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藍莓等,有助於眼部健康的維持。
眼底攝影是檢視眼部健康的方式,透過及早發現潛在的視網膜病變,能夠有效降低各種共病風險。王錦銘醫師也呼籲,定期檢查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將大幅減少相關眼部問題發生的風險,有助於發現、青光眼、黃斑病變、高度近視病變、腫瘤(原發及轉移)等眼睛問題,期望更多民眾能夠重視並採取行動。
【延伸閱讀】
冬天心血管疾病大爆發!防「寒從足下生」!賴睿昕中醫師:3款精油芳療放鬆又護心
視力1.0準沒事?視力模糊換新眼鏡就好?陳瑩山揭:3大盲點別輕忽
女大生愛追劇,竟罹近視白內障!眼科名醫陳瑩山示警:近視白內障症狀3部曲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5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臺大雲林分院與國際扶輪3470合作 推動AI心房顫動中風預防暨5癌篩檢
(36 分鐘前) -
麻疹傳染力超強1傳20人 醫曝:病毒飄空中2小時仍存活
(47 分鐘前) -
孩子精神不振 小兒科醫:恐與糖尿病有關
(2 小時前) -
特色美食及公共運輸周邊餐飲稽查 南投抽驗均符規定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