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名長者就有1人曾跌倒!平衡不倒翁運動+家事肌礎4招式,增強肌力與平衡力
防老抗跌!隨著人口老齡化,長者跌倒已是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依據112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長者跌倒事故傷害死亡第2位。臺北市文山區事故傷害死亡原因分析,跌倒亦居第2位。另,113年文山區獨居長者需求評估報告,跌倒、衰弱與社會參與度低是長者面臨首要健康問題。
為了預防長者跌倒並提高生活品質,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出「平衡不倒翁」防跌運動方案,透過專業設計運動增強長者核心平衡,並融合娛樂元素提升參與感。此外,長者應保持規律運動,避免久坐或缺乏運動。為此,中心推出「家事肌礎」四招式(走、蹲、抬、墊)增強肌力和平衡,減少跌倒風險。
跌倒無所不在,運動強化肌力防跌倒
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陳幸宜說明,臺北市民政局資料顯示,文山區65歲以上長者人數計5萬3,849人,依據2017年國民健康署「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述過去一年曾經跌倒比率15.5%,跌傷且就醫比率為8.4%,也就是每6個長者,就有1個曾經發生跌倒,且每12個長者,就有1個曾經發生跌傷而就醫。隨著年齡增長,跌倒成為許多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跌倒的風險並非無法避免,相關研究顯示,規律的運動能顯著提升長者的身體機能,尤其是核心平衡力的增強,能有效預防跌倒。
為了增進長者核心平衡力,減少肌力流失,本中心與臺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合作,推出「平衡不倒翁」防跌運動介入方案,該方案以簡單、易行且具趣味性的運動形式,除了幫助長者有效提升平衡能力,強化肌力、降低跌倒風險,運動過程中增進與人互動,進而預防延緩失智老化。
平衡不倒翁計畫:12週防跌運動,守護健康每一步
臺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林佩欣理事長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60歲以上的長者若經過規律的運動訓練,能顯著降低跌倒風險。規律運動能有效預防約32%的跌倒事件,尤其是強化核心平衡力對防跌至關重要。林佩欣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預防跌倒的運動應綜合肌力、步態、平衡及活動度四大類型,並強調多重介入比單一介入更為有效。因此,學會推出了「平衡不倒翁防跌運動介入方案」,於12週的課程中融合平衡運動、有氧運動、肌力訓練與柔軟度練習,並搭配音樂及防跌口訣,既增加運動的樂趣,也能幫助長者記憶並執行動作,達到認知訓練的效果。
此次運動方案邀請了65位長者參與,在介入前後進行身體功能及認知評估,結果顯示,經過運動訓練的實驗組(29位長者)在認知功能測試(蒙特婁量表)及衰弱(SOF)中表現優於對照組(36位長者),顯示運動不僅改善了身體機能,也對認知功能帶來顯著的提升。雖然2分鐘踏步次數、起走時間、簡易身體表現功能評估及防跌知識評估等項目未達顯著差異,但所有參與者在這些方面均有顯著的改善。
「家事肌礎」4招式,增強長者肌力與平衡能力。
「家事肌礎」4招式,增強長者肌力與平衡能力
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陳幸宜表示,除了強調規律的運動訓練外,另外推出了一項針對長者的「家事肌礎」4招式,幫助長者在日常家事中輕鬆進行肌力與平衡的鍛煉。這四個簡單易行的動作包括走台步、蹲馬步、抬腳踏與墊腳站,透過日常掃地、拖地、洗碗等家務活動,長者能夠有效地加強腿部肌肉、提升核心穩定性,同時訓練平衡能力,進一步達到防跌效果。陳幸宜指出,這些動作可以將運動與日常生活結合,讓長輩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肌力訓練,實現既方便又有效的健康管理,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讓長者變得像不倒翁一樣快樂而穩定。
「走」台步:重覆腳跟抵腳尖的動作,沿著直線向前行走,鍛鍊動態平衡。
「蹲」馬步:雙腳下蹲,維持5秒再站起,練核心、臀部及大腿肌肉。
「抬」腳踏:雙腳原地踏步,練重心轉移、平衡力及避免小碎步絆倒。
「墊」腳站:雙腳踮起腳尖,練小腿後側比目魚肌,控制腳踝穩定性。
【延伸閱讀】
腸胃不好、高血糖的人吃對水果嗎?高敏敏營養師:6大族群聰明吃對水果
每次經痛都好痛?月經永遠都不準時來?張瑜芹醫師:持續經痛隱藏的6大元凶
流感、一般感冒可自行判斷?周大翔中醫師:外邪依六經辯證,4招防護避免重症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3/961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醫點名「這5類人」一感冒就要馬上就醫! 沒發燒也可能是重症警訊
(29 分鐘前) -
健保接軌國際治療指引首選建議 給付晚期肺腺癌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
(59 分鐘前) -
女童患白斑症飽受異樣眼光 「黑色素移植手術」助重獲自信
(59 分鐘前) -
25歲OL賞花隔天雙眼刺痛 視力驟降「1.0剩0.5」!醫生揭原因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