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減輕很開心,腹脹小心有隱患!竟是大腸內「這個」蟲蟲在作怪
體重減輕先別太高興,如果伴有肚子脹不適,必需就醫院檢查。1位69歲女性日前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醫,經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蛔蟲,令醫師大感驚訝,經詢問得知,病人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病人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所幸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肝膽腸胃內科曾勗桓醫師指出,這位69歲女性來到診間,主訴近日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先安排胃鏡及超音波檢查,都未發現問題。進一步經由大腸鏡檢查,赫然在乙狀結腸發現兩條白色蠕蟲,將蟲子抓出送病理科檢驗,得知竟是長約20公分左右的蛔蟲。
曾勗桓醫師指出,通常腸道常見的寄生蟲包括原蟲感染及蠕蟲感染,因為蛔蟲在公共衛生十分良好的臺灣已很罕見,經由了解後,得知病人家中是養豬戶,而目前比較常見的蛔蟲主要寄生在人類跟豬隻身上,會交叉感染,因此可能病人家中所飼養的豬隻已有感染到蛔蟲,再加上家中種的菜是使用有機堆肥施肥,平時家人都吃自己種的菜,而這個腸道裡的蟲可能就是從生食生菜風險、生物堆肥風險、自種蔬菜風險等而來。
曾勗桓醫師表示,蛔蟲感染主要是將蟲卵食入體內,進入腸道後,卵孵化為幼蟲,幼蟲會穿過腸道進入肺部,在肺部住一段時間,因此有些人一開始會出現肺部症狀,如咳嗽、發燒、喘及血痰等,病人咳出含有幼蟲的痰後,再吞回腸胃道,慢慢長成成蟲,並出現成蟲可能會造成的症狀,如腹脹、腹痛或是營養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如此不斷循環。
曾勗桓醫師提醒,預防蛔蟲感染,要注意手部清潔,若是生菜使用有機堆肥,也有污染的風險,若要生食生菜,也務必要注意清潔。(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蛔蟲的治療可以分成一次性投藥或三天口服的短療程,在治療完一次後,相隔一至三個月還需再進行第二次治療,以便殺死後續孵化幼蟲,這位病人在治療後也已恢復健康。曾勗桓醫師提醒,預防蛔蟲感染,要注意手部清潔,若是生菜使用有機堆肥,也有污染的風險,若要生食生菜,也務必要注意清潔。
【延伸閱讀】
減肥節食狂掉髮、冒白髮,怎麼自救?吳明珠中醫師:吃養髮蛋3妙招,幫助生髮
腸胃不好、高血糖的人吃對水果嗎?高敏敏營養師:6大族群聰明吃對水果
青光眼降眼壓就會好?破解3大迷思!眼科名醫陳瑩山:6招防青光眼中鏢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1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白袍高血壓需要治療嗎?專家解答 6大要點避免血壓誤差
(8 小時前) -
膽固醇「氧化」恐致動脈硬化!專家授飲食祕技降膽固醇、護心血管 這類油最適合用來煮菜
(10 小時前) -
吃飽就想睡?營養師曝「這些食物」害的 教你3吃法更清醒
(11 小時前) -
吃藥千萬別碰「這7種食物」,影響吸收還很傷身! 起司、酪梨都上榜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