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年奪走逾2.3萬人命!醫籲:糖友防共病,控糖、減重、護心腎新趨勢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心臟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控制不佳又肥胖的人,要小心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
55歲范先生是1名糖尿病友、體重曾達120公斤,腎功能不佳。儘管曾因心臟疾病就醫,但礙於工作及獨自照顧父母,他無法按時回診,卻也不以為意、更未定時服藥。2018年時突然手麻又背痛,甚至得拱背蜷縮在床上才能入睡,就醫時竟發現是心肌梗塞發作,緊急裝了2支支架救命,還意外卻忍早期肺腺癌!去年半夜他突然喘不過氣送急診,又是心肌梗塞再次發作!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的經驗,讓范先生痛定思痛,開始規律回診,且穩定透過慢性病藥物治療,並進一步控制血糖及體重,體重更減至92公斤,降低血糖與心血管風險,腎功能也有所改善,成功控制疾病。
「血糖高+身體胖」兩大炸彈,心衰竭、心肌梗塞風險狂飆5倍
心臟疾病每年奪走超過2.3萬條性命,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發副院長黃群耀教授解釋,當患者同時血糖高又肥胖,代表代謝系統已失衡,血壓升高、血管受損,進一步引發栓塞,使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因此血糖高合併肥胖者,發生心衰竭、心肌梗塞等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激增5倍;罹患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倍。黃群耀理事長提醒,既糖且胖者稱為糖胖症,也有更高的失智、截肢與心理疾病的風險,「血糖及肥胖對健康的威脅遠超過想像。」
近8成糖友陷入共病危機!「控糖、減重、護心腎」新趨勢
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友,近8成同時合併肥胖,卻僅3成有在減重,絕大多數患者長期與「糖、胖健康炸彈」共處。黃群耀理事長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最新治療指引已將「血糖與體重控制」及「心腎器官保護」並列兩大治療目標,建議臨床醫師在處方時,必須同時考量患者的血糖、體重與心腎風險,並優先選擇具備多效益的治療策略。
黃群耀理事長進一步解釋,目前能兼顧控糖減重的藥物包括GLP-1腸泌素藥物、GLP-1/GIP腸泌素藥物以及SGLT2抑制劑;其中GLP-1腸泌素藥物能有效減少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如下降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衰竭風險達近三成,更可延緩腎功能惡化;SGLT2抑制劑則透過抑制腎臟葡萄糖再吸收,達到降糖、減重並保護心腎。而GLP-1/GIP腸泌素藥物,目前心血管實證的文獻待正式發表、未有腎臟保護研究。
血糖與肥胖是難兄難弟互相影響,且皆為傷害心血管、心臟健康的危險因子!但只要能控制體重、就能控制血糖,控制血糖也能讓體重下降更順利、傷害器官的風險下降!
醫籲及早介入,從根本拆除糖、胖、共病健康炸彈
「血糖與肥胖是難兄難弟互相影響,且皆為傷害心血管、心臟健康的危險因子!但只要能控制體重、就能控制血糖,控制血糖也能讓體重下降更順利、傷害器官的風險下降!」黃群耀理事長補充,減重5%開始就會有健康效益,超過15%甚至有機會逆轉糖尿病與脂肪肝,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現在治療方式及藥物進步,只要患者積極控制疾病、及早介入,選擇合適的藥物,方有機會逆轉疾病!」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小兒腸胃炎最擔心嚴重腹瀉脫水!陳欣如中醫師:5要訣腸胃炎日常調理
蔡依林自曝:每天PM 9:30入睡,美出新高度!高敏敏營養師,補充4大類食物,幫助睡眠
堅果攝取要適量,物以「硒」為貴!簡鈺樺營養師:礦物質硒3大好處,聰明吃出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70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基隆社福園區BOT+ROT案開跑 邀請民間共創城市建設
(2 小時前) -
中秋吃烤肉醬小心成負擔!營養師教自製6款烤肉醬、3大密技吃出健康
(2 小時前) -
音樂治百病不假! 調查揭天天音樂、唱歌促進長者身心健康
(2 小時前) -
妙齡女子健檢驚見尿液潛血 醫揭「檢體採集關鍵」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