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6° )
氣象
2025-11-18 | 華人健康網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女星梁云菲(Nana)近日透露,有長達3個月的時間,整個人呈現空轉狀態,「每天就是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除了進食,其他時間像是個廢人」。後來就醫經由「NIRS近紅外線腦血流檢測」結果14.8,確認「前額葉失能」,前額葉進入低活化狀態,被診斷出罹患「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此消息引起外界注意,前額葉失能一定代表有憂鬱症嗎?什麼是「非典型憂鬱症」?此症狀可逆嗎?如果不治療會惡化嗎?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圖僅為示意)

前額葉活化程度低,是憂鬱症重要生理指標之一

究竟前額葉失能與憂鬱症之間存在什麼關係?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前額葉是大腦中負責情緒調節、專注力、行為控制、計畫與語言的核心。而憂鬱症(特別是重鬱症)與前額葉皮質的血流活化程度偏低有關。前額葉失能(低活化)會導致大腦效率下降、精神能量容易耗盡、情緒感受不到等,這些症狀與該梁云菲自我描述的憂鬱症狀(空轉、躺床、感到疲乏)高度吻合。

因此,可以說前額葉活化程度低,是憂鬱症(特別是鬱期)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或伴隨現象。

Q1:前額葉失能或低活化狀態,一定有憂鬱症嗎?

然而,「前額葉失能,一定代表有憂鬱症嗎?」楊聰財醫師說:「不一定」。前額葉失能或低活化狀態,雖然與憂鬱症(尤其是重鬱症)有密切關聯,但它也與其他精神疾患有關,例如思覺失調症和雙向情緒障礙(躁鬱症),它們的前額葉活化程度也都比健康人低。前額葉功能也與失智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等其他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結論:前額葉低活化是一種生理現象,它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醫師的專業診斷,才能確定是否為憂鬱症。

Q2:NIRS近紅外線腦血流檢測14.8,是否屬於重鬱症?

此外,梁云菲表示,自己做NIRS近紅外線腦血流檢測結果14.8,落在「重鬱症的中等區間」,令人關心的是這屬於重鬱症嗎?

楊聰財醫師表示,先來看此檢測結果的意義:

NIRS檢測結果14.8,是「前額葉整體活化量 (Integral)」,它落在10–20的「重鬱症」區間。楊聰財醫師表示,這個數值有力地支持個案正處於前額葉低活化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在生理上與重鬱症的鬱期表現一致。至於,NIRS檢測結果14.8,是否屬於重鬱症?楊聰財醫師說:「不一定」。NIRS檢測提供的是客觀的生理數據,但它並不是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

梁云菲提到「醫生診斷為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雖然她的生理數據14.8與重鬱症區間重疊,但醫生下診斷是根據完整的臨床表現(例如症狀特徵、持續時間、對生活的影響等),最終診斷為「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

結論:14.8的數值是輔助醫生診斷的一個重要生理依據,證實大腦正處於類似重鬱症的低能量狀態,但最終的病名仍以醫師的臨床診斷為準。

Q3:「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和憂鬱症有什麼關係?

楊聰財醫師表示,非典型憂鬱症 (Atypical Depression) 是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的一個子類型(或稱特定表現型)。所以,「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就是憂鬱症的一種形式,它屬於廣泛的憂鬱症範疇。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非典型憂鬱症 (Atypical Depression) 是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的一個子類型(或稱特定表現型)。所以,「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就是憂鬱症的一種形式,它屬於廣泛的憂鬱症範疇。

「非典型憂鬱症」的5大特徵:

一般大眾對憂鬱症的印象(典型憂鬱症)通常是失眠、食慾下降、體重減輕、情緒低落但缺乏反應性。但是,「非典型憂鬱症」則具有一些與典型憂鬱症相反的特徵,例如:

1.情緒反應性:雖然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但遇到愉快的事件時,情緒可以短暫好轉 (這是最主要的區別)。

2.體重/食慾增加:而非下降。

3.嗜睡或睡眠過多 (Hypersomnia):而非失眠。

4.鉛樣癱瘓 (Leaden Paralysis):四肢感到沉重,像灌了鉛一樣。

5.長期對拒絕過度敏感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Sensitivity)。

梁云菲提到「偶爾勉強跟朋去赴約,可以笑,可以表現自若」,這可能就是醫師診斷為「非典型」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她情緒具有反應性。

Q4.「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如何治療?

楊聰財醫師表示,非典型憂鬱症的治療方式與其他憂鬱症相似,主要包括:

1.藥物治療:特定類型的抗憂鬱藥物,尤其是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MAOIs) 和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s),被認為對非典型憂鬱症效果良好。

2.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 (CBT)、人際心理治療等,幫助患者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和應對壓力。

3.生活方式調整: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健康飲食、壓力管理等,對於活化前額葉功能和改善情緒都很有幫助。

Q5.「非典型憂鬱症的鬱期」可逆嗎?會惡化嗎?

楊聰財醫師表示,通常是可逆的。 憂鬱症(包括非典型憂鬱症)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透過上述的藥物和心理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症狀都能獲得顯著改善,甚至達到完全緩解。此消息中提到的前額葉低活化狀態,理論上也能隨著治療、症狀改善和生活調整而逐漸恢復。

非典型憂鬱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至於有可能惡化嗎?楊聰財醫師說:「是的,有可能,任何形式的憂鬱症,如果不及時或不適當治療,都有可能:

1.症狀加重:導致日常生活功能進一步受損。

2.復發:即使好轉,如果缺乏維持治療和生活管理,仍有可能再次進入鬱期。

3.轉化:極少數情況下,非典型憂鬱症可能在後續發展中轉變為雙向情緒障礙/躁鬱症(如果患者開始出現躁狂或輕躁症狀)。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研究:逆轉糖尿病仍會「傷心」!周建安醫師:留意糖尿病前期5大警訊



橋本氏甲狀腺炎恐併失智症,判斷力降!周宗翰中醫師:4要訣改善橋本氏甲狀腺炎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72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