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4° )
氣象
2024-02-22 | 優活健康網

因為我不夠好,所以不值得被愛?心理師揭「親密恐懼」源於1點不滿足

「親密恐懼」是由於童年時父母未給予足夠的關愛,這些創傷在建立親密關係時,一旦出現壓力或衝突,我們很容易用戰、逃、僵或討好的「生存策略」因應。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於《親密恐懼》一書中,分析你、我所不知道的親密恐懼,幫助讀者開啟親密關係裡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以下為原書摘文:

什麼造成親密恐懼?

親密感,是我們和重要他人連結時會出現的感受。這個感受,會帶來安全感與幸福感,也是我們在關係中不停追求的感受。

人們第一次感受到親密感,是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那是人生第一份親密關係。如果在這段關係中,我們在摸索、展現自己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對方的回應、愛、照顧、保護與理解,能夠確定:「我需要的時候,你會在那裡,用不批評我的方式愛我與保護我」。

用依附理論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擁有較為安全的依附關係,在關係中願意展現自己、表達感受,也能夠比較自在地享受親密感。但若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在對自我需求的表達、情緒的理解與處理有限制,就會影響我們在關係中的親密感。

例如,若父母有這方面的困難:
  • 難以接受他人的感受,也難以表達自己的。
  • 情緒不穩定,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時常以暴怒展現,甚至將情緒丟到孩子身上。
  • 長期缺席在孩子的生命中⋯⋯

這些感情上的忽略、對自我或他人感受的不理解,以及情緒承受力低⋯⋯都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不安與危險;因此,孩子會開始使用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內心,因應不安全的環境,讓自己真正的感受不要展現,或是以滿足他人的需求為主,如此,才不至於被傷害或是有危險。

但在這樣的「自我保護」下,會讓我們離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感受越來越遠,面對可能是「威脅」的父母,也會讓我們用保護自己的方法去因應,因此,更難以與父母建立親近、有親密感的關係。

為什麼難以產生親密感?

我曾經見過一個狀況:1個5歲的孩子正在哭泣,他的玩具摔壞了,媽媽很激動地對他說:「這到底有什麼好哭的!你再哭,我以後再也不會買玩具給你了!」

對這個媽媽來說,她或許並不是真的想對孩子生氣,但當她看到孩子的哭泣時,她的挫折感立刻升上來,這使得她用「生氣」來對應這個挫折感,並且想用憤怒與懲罰停止孩子的情緒——那個帶給她挫折的對象。

當然,身為旁觀者,也許可以想到500種比這個媽媽更好的應對方法:擁抱孩子、好好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但,重點其實不僅是在:「為什麼這個媽媽做不到好好應對孩子的情緒?」而是:為什麼當孩子有這樣的負面情緒時,媽媽的反應會如此激烈?

為什麼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媽媽會這麼快被影響、出現挫折感,然後如此快速反應、對孩子感到生氣,甚至要因而懲罰孩子?這或許就跟這位媽媽從小如何被應對情緒有關。

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

如果這位媽媽,從小就在「負面情緒是不好的」的家庭中長大,當有負面情緒時,父母總是會對她生氣,因而被父母懲罰,那麼,她就沒有理解自己情緒的機會,也沒有在自己情緒失控時被包容、接納的經驗。

對她來說,「負面情緒是不好的」,這個想法就會存在她的心中。當父母因為她的負面情緒而生氣、責罰她時,也代表著父母把自身的挫折感丟到孩子身上。當父母難以理解自己的情緒,也難以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代表著父母面對需求、情緒等真實自我,是陌生且手足無措的,因此對於自己與孩子的「真實自我」,也就是真實的感受與需求,難以接納與理解,因此,彼此之間的心靈距離就因而產生。

因為,當我們無法展現自我真實與脆弱的部分時,那麼,難以真正理解彼此,就難以產生親密感。以這個媽媽為例,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她的生氣,是用來對應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是用來保護自己,保護那個面對孩子的憤怒,而感到無能為力的脆弱內心。

但若小時候從未被引導過理解自己的情緒,我們會發展出各種因應無力感、脆弱感場景的生存策略,但卻無法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什麼,自然,也沒有機會了解對面的人的真實感受,因此,親密感自然難以形成。

被忽視的「真實自我」讓親密感難以產生

很多時候,當父母缺乏注意、聆聽孩子的感受與需求,不擅長處理情緒,也習慣壓抑需求;甚至為了內心的安全感、可控感,因而在家庭中,無意或有意間,塑造出一種:「這個家就是只能按照我的規則走、沒有任何彈性」的氛圍時,孩子為了生存,會放棄希望自己被理解的親密感,反之,會讓自己盡可能發展出一套,能夠在這個規則下生活的「生存策略」,用來讓自己順從這個規則,以此換得關注與照顧,用以得到生存所需的安全感。

簡單地說,那就是:我們在成長的家庭中,學會用自己的「生存策略」,來獲取有限的愛、關注與照顧,而並非透過彼此的交流、真實自我的展現與被接納,以及同理和尊重,以獲得親密感。

因此,我們沒有機會認識父母真實的自己,父母內在的真實感受讓我們無法捉摸;我們也無法認識真實的自己,因為從父母對孩子的「鏡映」中,我們看到的,都是父母「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子」,而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

於是,所形成的「獲取關注的生存策略」,讓我們相信,唯有用這樣的策略,才能在關係中稍稍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夠讓我們能擁有一點安全感。

回到最前面舉的例子:「為什麼不帶我出去玩」,這句話,展現了用「生氣」指責對方、獲得關注或是可獲得對方的抱歉,因此讓自己的需求能夠達成,這是生存策略。但是,這個女孩想說的,或許是:「最近我們沒有太多相處時間,我很希望能多點時間和你相處,因為你對我很重要。」這才是女孩真實的需求與感受。

矛盾的是,這個女孩會找的對象,可能是「能讓她使用這個生存策略」的對象。也就是說,她找的對象,幾乎很可能是讓她總是可以指責、抱怨對方與自己相處時間不夠的人。

展現真實脆弱的自己,是危險的事?

要理解並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並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若從小沒有理解自我的空間,也沒有表達自我並且被接納的經驗,「展現真實脆弱的自己」,雖然是增加親密感最重要的事,但對許多沒有這樣經驗的人,這卻也是最危險的事。

「若不能被理解,甚至被拒絕、被嘲笑,那該怎麼辦?」
「若對方沒有回應,怎麼辦?」

那會造成許多難以忍受的感覺,過往與父母經驗到的受傷、冷漠的感覺會排山倒海出現,那就是一種「情緒重現」,使得我們淹沒在情緒海嘯中,希望趕快抓住一個浮木。而,對孩子的我們來說,「生存策略」就是讓我們不被當時強大的挫折感、受傷給打敗的浮木,也能有效緩解「情緒重現」時的關係焦慮。

當然,在過去的經驗中,這樣似乎也能有效讓我們獲得關注與照顧,又或者,至少可以減緩自己被傷害的機會,或是失望的感受。因此,使用生存策略去面對這樣的場景,就成為比較安全的方式。

而這些生存策略,幫助我們「感到安全」,卻也造成了我們遠離互相理解的親密關係,形成了不同樣貌的親密恐懼。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