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就讓它過去,別花時間後悔!吳淡如:甩掉「沉沒成本」能專注未來
人生中的沉沒成本
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經濟學上最對我最有用的名詞,也是最簡單的名詞,叫做「沉沒成本」。心理學上,有所謂「沉沒成本的偏誤」,也就是人們太在意過去發生的事情,把已經不可能挽回的損失當成重要的成本來計算。
舉個例子來說,今年你賣股票賺了錢,卻一點也沒開心感,你想的是過去10年其實你賠的比現在賺的多。又或者,明明你現在過得挺好,偏偏一直要緬懷曾經的不幸。在此先忽略心理學的創傷症候群的種種研究,那不是我的專業。把沉沒成本看得太重的人很多,不只是女性。比如一個童年過得很苦的創業者,當他成功之後,會有2種極端反應:
- 一種是變得極端揮霍,非理性的想要彌補過去的苦。事實上,過去那個情緒的洞是填不滿的,它已經不存在於現實。
- 一種是極端的小氣,他怕苦日子再度來臨,即使寬裕了也沒有改變心態,認定只有自苦才會成功,所以對待自己仍然非常小氣。
其實,現實狀況已經不同了,而你面臨的環境也不同。揮霍固然無益,小氣和不知變通也會失去投資的良機,你就停在那裡了。
商場上常常看到的是:「過去成功的理由, 就是後來失敗的理由」。只因為你沒有在變動的時代中與時俱進,過去的成功變成了一個讓你耽溺的陰影。有更多人被負面的過去絆住了。耗盡一生還找不到解脫方法,只因為沒有真正的看清楚沉沒成本不值得留戀不捨。
有一種成本叫做情緒成本。耽溺過去的成功而沒有轉化,你反而會被成功害了;沒有從過去的失敗中得到一些正面的經驗,你會變成習得性無助。當你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你聊的是未來,還是過去?不厭其煩聊著過去的人,常常有沉沒成本耽溺現象。
跟開創未來感興趣的朋友相處,才會讓你的眼前陽光燦爛。為什麼我比較喜歡商學院認識的同學?因為一般同學相聚,老喜歡回味沉沒成本,甚至將你的糗事、尷尬事一提再提,但是商學院的朋友談的大多是「未來趨勢」。
情緒成本太高非良友
什麼樣的人不容易獲得幸福,也不太容易成為一個好伴侶?我認為是:情緒成本太高的人。解釋得更清楚一點,應該稱為花了太多時間在應付情緒的人。
不是叫你不能有情緒,而是你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到達喜怒無常,或為小事情發大脾氣,或者是在情緒上自找麻煩,那麼你的一生中都放在這種「無效努力」上,陪你一段或一生的人,也都在跟你的陰影作戰。
每個人因為先天因素、成長環境的影響,他被分配的情緒波動值似乎不太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是個笑面佛,有些人就是阿修羅。我會有這個體認,是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個情緒成本相當高的人。
會成為一個作者,能夠體會那些文學作品中的愛恨糾結,一定有相當高的情緒敏感度。寫作,依靠的就是對於生活的纖細感受,通常不太可能是一個情緒平穩的人。如果一個人感受鈍化,實在不能做這一行。
若把情緒的高敏感度用在正面的話,你可以把它視為是一種天賦;若沒遮攔的用在負面的話,人生慘了。雖然每個人狀況不同,但是的確有許多偉大的文學家,就算在文壇中登峰造極,生活也在富裕中度過,他們無論如何也未因現實的美好而快樂。
其實,情緒並不來自現實世界的波折,跟膽固醇一樣,未必是吃進去的,有些人就是自體會產生「超量膽固醇」。就算天下本無事,自己的內心也可能無風起浪、浪濤洶湧。然而,如果你不去協調那個波動的話,永遠不可能達到平靜愉悅的狀況。被情緒主導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
冷處理是最好的處理
我的母親生前就是一個比較有情緒的人,她在外面的時候看起來相當溫和,當老師的時候也是個循循善誘的老師。不過在家裡,她的情緒流動就呈現「反正是家人」的狀態。她突然想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情緒就會變得山雨欲來,當她的情緒被烏雲密布的時候,我就算變成世界上最乖的小孩,也可能感受到一種不寒而慄的氣氛,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糟的孩子。
她一直以為自己的脾氣沒什麼不好,那是因為她氣質的確很好,並不會跟人大聲吵架或是辱罵,然而,那種悶雷卻是同處在一個屋簷下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不知什麼時候會發出來,周圍的人都得當避雷針等著。尤其是我。我是女性,她比較不會跟她兒子發脾氣。
「我到底做了什麼事,讓她不滿意呢?」這個問題是不會有解答的,她也不會坦白說出口。這個和情緒勒索有些區別,不一定透過言語,但是會令身邊的人非常不安,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從小不喜歡這種氣氛,青少年的時候我離開家,以為可以逃離悶雷的籠罩、卻未必有閃電或大雨的低壓。然而,我竟然發現自己也可能有一樣的習慣。
這還是大學時代的某個男朋友「不小心吐真言」。「你到底又怎麼不高興了?翻臉如翻書,好可怕!」啊?你是在說我嗎?不會是我吧?我真的是這樣嗎?那是我第一次警覺,我明明很會糾結,因為別人一句話而鑽牛角尖,但是我竟然沒有察覺。
改變絕對不在剎那之間,光警覺也沒有用,要把自己的「自然反應」波幅調整過來,察覺自己的情緒波動,不讓情緒影響到生活以及人際關係,真的需要很多年。有時候,覺得自己變得平順了,卻又因為某些突發事情,瞬間波濤洶湧。是的,這可能也是我的「本性」。但是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怎麼辦?
不讓自己變成晴時多雲偶陣雨,靠的真是時日鍛鍊,還有在事情上鍛鍊。當了公眾人物之後,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事情多了,也是種鍛鍊。雖然這麼說的確有點苦中作樂。人經歷的事情多了,原本太薄的情緒臉皮也會變厚,只要你明白被情緒主宰沒有好處,好歹都能夠自我調整。
廚房裡總是會有油煙,社群媒體總是會有酸言酸語。練習許多次後,我知道有時冷處理、不處理,是最好的處理。不管你如何想理性回應,講得多有道理,其實都無法改變他,讓他喜歡你,他就是為了發洩怒氣而來的,你越解釋,他越能找到其他的攻擊點。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
入閣職災!葉丙成「重度脂肪肝」回來了 醫:趁早減重可再次逆轉
(8 小時前) -
公務員中風後失語!「智能復健」重塑口語功能 3個月見成效
(10 小時前) -
秋季食補正當時!網友激推8大進補食材 水果就占了3項
(10 小時前) -
馬偕醫院引智能藥櫃 民眾接種這3款疫苗不再大排長龍
(10 小時前) -
輕生公務員沒蓋白布、輪椅送醫 邱泰源承認:作法不對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