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6-17 | 優活健康網

10大死因出爐》新冠大減近4成、癌症佔四分之一!台大醫曝「統計關鍵」

最新10大死因出爐!衛福部今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榜首,心臟疾病、肺炎則居2、3名。2023年死亡人數為20萬5,575人,其中光是癌症死亡人數,就佔了總體四分之一。對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降低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及增加篩檢率,是國人醫療優先議題。

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10大死因排名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10大死因出爐》新冠大減近4成、癌症佔四分之一!台大醫曝「統計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死亡人數為20萬5,575人,較2022年減少2,863人,其中以肺炎增加16.6%、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減少38.9%最為顯著;新冠肺炎也從前一年的第3名,降至第6名,預估明年恐在排名之外。而死因中的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均上升1名,恢復至疫情前排名,其餘不變。

癌症連續42年佔據死因之首,死亡人數佔總體四分之一以上。10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前列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與2022年相比順位不變。

而在癌症死亡發生時鐘上,衛福部也示警,2023年比起前一年快了14秒,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2022年10分7秒時間更短。

10大死因出爐》新冠大減近4成、癌症佔四分之一!台大醫曝「統計關鍵」



10大癌症死因中,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4年排名前2名;標準化死亡率下降最多者為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大腸癌;反之,食道癌、女性乳癌則有增加。以年齡來看,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之年齡層以65~74歲最為明顯。



醫:統計數字受疫情影響仍大

對此,楊志新表示,多年來的肝病防治成效優秀,得以控制肝癌死亡率穩定下降;大腸癌雖是現代文明病,受飲食西化影響甚鉅,但由於多好發年輕人、有家族史者,早期易篩檢發現,可及早介入治療,使死亡率下降。

至於高居女性癌症第1位的乳癌,楊志新說明,受現代女性晚婚晚育、荷爾蒙分泌異常等影響,在已開發國家多持續呈上升幅度,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此外,原本好發於老年人的癌症如前列腺癌,也會受到超高齡化趨勢影響而增加,「這次統計數字下降的原因,也有可能還沒檢查出癌症,就因為其他慢性病原因而過世。」

楊志新強調,近2到3年的統計數字,仍可能受到疫情影響而震盪,「例如原本罹癌者,因為疫情在家不出門,就醫時間可能不明確;或癌友最後因新冠肺炎而過世,死因就會歸在新冠而非癌症。」因此,需再觀察後面幾年的排名會更準確。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