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腎臟病「換腎存活率」比洗腎高!醫揭腎臟移植「5大心血管風險」
29歲的小君因懷孕發生嚴重的腎絲球腎炎,導致腎功能完全喪失,生產後只能開始進入洗腎,所幸因與父親腎臟配對成功而獲得移植,順利恢復正常生活。腎臟移植至今已經超過20年,目前狀況良好,只有因年齡增長而有輕微的高血壓,受惠於當初移植前後期的完整照護,才讓原本將終生洗腎的黑暗人生重見光明。
末期腎臟病,換腎比洗腎更好
罹患末期腎臟病,該洗腎還是換腎?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表示,末期腎病變不可逆,延命成為主要治療目標,但比起終生洗腎患者須定期回醫院接受透析,無法出國、出遠門,腎臟移植長期存活已成趨勢,不僅可恢復正常生活,在移植團隊跨科別的照護下,術前準備及術後恢復期也更加安心。
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顯示,國內經常性需要進行血液透析人數高達88,880人。吳麥斯指出,靠洗腎維持生命,不僅生活品質差、日後發生心血管病變的機率也高;但隨著器官移植技術進步及抗排斥藥物發展,腎臟移植是目前末期腎病病患延命的最佳選項,尤其越年輕的患者接受移植,長期存活的好處也越大。
換腎10年存活率超過洗腎3倍
換腎對末期腎病變患者有多大好處?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換腎存活率比洗腎更高。」根據健保署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腎移植受贈者換腎後10年存活率平均高達79%,高於洗腎患者的22.9%,兩者相差超過3倍。
但李志元說明,腎臟移植後,原先因為腎病變影響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移植患者生命最終的殺手。他強調:「這些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隨著存活時間延長,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趨勢仍較同齡來得高。」
腎衰竭血管鈣化恐致心血管風險
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台中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表示,腎臟移植雖然幫助末期腎病患者重獲新生,但由於末期腎病造成體內的鈣磷代謝異常,長時間下來會造成血管鈣化;而腎功能衰竭又更進一步造成了水分滯留,加重心臟負擔。
即便移植後腎功能獲得改善,但曾經受末期腎病影響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仍未解除。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腎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可能誘發的5大心血管風險包括:
- 心血管疾病
- 心衰竭
- 缺血性心臟病
- 糖尿病
- 缺血性中風
腎臟移植前後護心訣竅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主委、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表示,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比起健康成人高出10倍以上,尤其是正在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護心關鍵應回到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飲食、三高控制為原則,例如避免高油高鈉、勿亂吃中藥偏方等;加上移植團隊在術前的評估、術後的照護,以及為移植患者定期追蹤,才能維持心血管健康。
然而,李志元提醒,台灣每百位洗腎患者,就有近9位在等待腎臟移植,平均等候腎臟移植時間超過5年,每百位移植等待患者,每年只有不到5人能等到新腎重獲新生。他呼籲,在器官捐贈意願比率無法有效提升下,當親友病況走到末期無法挽回時,能發揮大愛精神遺愛人間;在2014年器官移植分配管理辦法上路後,大愛捐贈者的配偶或3等親屬內,可優先取得器官移植的受贈。
8月夯運動!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發送訊息「台灣選手加油!」給小編,點取連結下載「全身復健運動|懶人包」,一起動起來吧!
最新健康新聞
-
-
春節連假9天 台中醫療院所醫療不打烊 守護市民健康
(1 小時前) -
70歲翁腰腹痛就醫,竟是「腹主動脈瘤破裂」 1微創手術成功挽救性命
(2 小時前) -
日本人長壽秘訣!關鍵在「吃」 營養師推6大飲食習慣
(3 小時前) -
男大生突倒地休克 中榮完成全國首例血管外心臟去顫器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