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0° )
氣象
2024-10-29 | 優活健康網

他請了1年育嬰假,換來更自由的人生!全職奶爸揭「育兒心路歷程」

一個家庭在有了孩子後,生活常常會忙得不可開交,若有「育嬰假」就能稍微緩解忙碌狀況。全職奶爸背包Ken於《我是男性,我請了一年育嬰假》一書中,提出男性更適合請育嬰假的新觀點,並分享一路走來的育兒心路歷程,讓新手父母們邁向不焦慮、不崩潰的育兒康莊大道。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通常不想說「男人就會怎樣,女人就會怎樣」,因為這是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並非絕對,但偏偏這章需要講到大量的男女差異。請記得本書所提到的男女差異,只是機率上比較大,都來自專家對大腦的分析,以及大量婦女的抱怨。當然不是某個性別絕對就會如何,但為了閱讀順暢,我會寫的直接一些。



爸爸更容易理性生活

有研究指出,在懷孕的時候,媽媽的大腦就會起變化,會對嬰兒哭聲做出比爸爸更大更快的反應,更難忍受寶寶哭泣而不去管他。我想這也可以延伸為,媽媽會更想滿足小孩無止境的各種需求,直到自己精疲力竭而倒下。

簡單來說,媽媽更容易只顧孩子,不顧自己,造成生活失衡。那爸爸呢?中文世界裡,流傳一句名言:「爸爸育兒,有呼吸就好。」這一定程度代表著,男性會設定一個目標,有達到就好,剩下小孩哀哀叫的需求,不是看到不理,而是根本看不到。

男性大腦的原始設定就是這樣,非常原始,還在遠古狩獵模式,適合專注目標,無法一心多用,也無法一直插入突發事件。請原諒我們這些原始人,以進化所需的時間來說,人類歷史在比例上,超級長期在採集狩獵階段,但一瞬間就通過農業社會來到了工業社會,大腦根本來不及完全進化。

這樣對小孩會不好嗎?應該不會,因為至少還有60分的照顧水準。同時爸爸還會達到給自己設定的每天目標,例如打1小時遊戲、1小時追劇。如果餵小孩吃飯不吃,可能會暫時先不管他,自己先準時吃再餵,才不會胃痛。所以爸爸比較不會因為照顧小孩而身心枯萎,反而會一起成長茁壯。



爸爸請育嬰假,家事分工更均衡

公司裡有的年長男性會分享:「我已經負責賺錢了,家裡其他事情不是我管的。」我深深懷疑,這種分工方式,在當前50歲以下的夫妻相處中會有效嗎?的確,要精準平分家事很難,分完一定會有多寡不均,但就算是一人主內一人主外,也頂多到7:3分工就好。若是放任其中一人,一進家門就成廢物,一定不是長久之策。

但請育嬰假的一方,除了照顧小孩,很自然地,還會10:0全包家務事。這就觸犯了家庭分工中最忌諱的比例嚴重不均,一個人全包,另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如果是媽媽請育嬰假,就可能全包,因為媽媽很可能平常就幾乎統包,那請假後更是會以10:0的比例進行。

但如果是爸爸請育嬰假,在宣稱10:0全包後,扣除漏東漏西,還有媽媽受不了爸爸的完工標準,自己撿來做的。最後居然很可能變成完美的5:5黃金分工比例,或是在5:5到7:3之間這種健康的範圍。

例如我號稱,從小孩起床到上學,一切事情我10:0全包。但我總是能在小孩各件好看的單品中,選出這個衣櫃所能達到最難看的搭配,例如橫條紋上衣搭配直條紋褲子。以至於太太必須先起床挑好小孩的衣服,包含備用的衣褲跟外套。最後從小孩起床到上學的全部流程,實際完工比例大約還是落在7:3。

又例如我同時號稱,家中清掃我10:0全包。但實際上,太太可能會受不了,先去清掃家中某個角落,並轉頭看向我。我會立刻表示,那個角落我一直有在監控,還沒有達到需要清掃的標準。最後清掃勞動比例,大約也落在7:3。

簡單來說,很可能是以下情況:

  • 雙方都沒育嬰假媽媽做了80%家事 。
  • 媽媽請了育嬰假媽媽做了100%家事 。
  • 爸爸請了育嬰假爸爸號稱100%,但漏給媽媽30~50%家事。


爸爸更適合勞力密集的工作

如果你的家中,因為時間軋不過來,必須有一個人請育嬰假時,通常軋不過來的,不會是耗費腦力的事,而是勞力。例如應該很少人會因為沒時間講故事給小孩聽、幫小孩選教材、教小孩英文,而決定請育嬰假吧?但很多人會因為接送小孩、幫小孩洗澡、做飯、替小孩穿衣、打掃、帶小孩運動時間等等接應不暇,而覺得有請育嬰假的需求。

連馬斯洛需求理論都講了,當有需求要滿足時,一定是生理跟安全需求優先。而小孩生理跟安全的事,通常用勞力就可以解決大半。尤其雙薪育兒的週一到週五,晚上回家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在做這些事。

那誰是家中最可以壓榨出勞力的人?當然是爸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