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12-17 | 優活健康網

骨鬆藥物停藥需謹慎!研究指出:及早規劃轉換治療降風險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鬆研究團隊及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最新研究發現,骨質疏鬆症患者停用單株抗體抗骨吸收劑後,即使轉換使用其他骨鬆藥物,仍可能面臨顯著的腰椎骨質流失風險,特別是使用3以上年的長期用藥者,骨質流失情況更為嚴重。因其作用為干擾蝕骨細胞成熟,而達到減少骨質流失,然而當停止施打,反而可能造成原先受抑制的未成熟蝕骨細胞大量成熟,進而造成骨質大量流失。

研究主持人傅紹懷醫師指出,這項為期兩年的臨床試驗追蹤了101位病人,包括停經後婦女和50歲以上男性。研究發現,原本使用單株抗體抗骨吸收劑的患者,在轉換使用另一種長效雙磷酸鹽類骨鬆藥後,髖部和股骨頸骨密度能得到保護,但腰椎骨密度仍下降0.68%。更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使用單株抗體抗骨吸收劑3年以上的病人,換藥後腰椎骨密度降低更為顯著,高達3.2%。這顯示長期用藥後停藥,即使銜接長效雙磷酸鹽類骨鬆藥,仍無法抵擋反彈性骨質流失的現象。

研究中發現,在76名轉換用藥的病人中,有3名女性在第一年出現脊椎骨折,其中2人是使用單株抗體抗骨吸收劑超過4年後停藥。這突顯了長期用藥者(3年以上)在治療轉換時需要更謹慎的評估和密切追蹤。

「藥品仿單指出,停用這類藥物發生多發性脊椎骨折的機率為3%」此外,傅醫師指出,「先前研究發現,使用未滿2年就停藥的病人,每年脊椎骨折發生率為11.8%;使用超過2年後停藥,這個比率更提高到16.0%。」

落實全方位照護策略,提升治療成效

傅醫師強調,在開始骨質疏鬆症治療前,醫病雙方的充分溝通至關重要。醫師應該與患者進行完整的共同決策討論,不僅要說明藥物的治療效果,更要確保病人充分了解用藥需要長期配合和停藥風險,這樣的溝通有助於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對於治療期程的規劃,醫療團隊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狀況。由於研究證實使用時間越長,停藥後的骨質流失風險越高,因此如果評估患者可能無法持續長期治療,醫師應該及早規劃替代方案,避免日後因突然停藥造成嚴重的骨質流失。

為確保治療效果,建立完善的個案管理系統非常重要。透過專業的個管師追蹤,協助患者保持規律用藥習慣和定期回診,能夠大幅提升治療成效。研究團隊建議,醫療院所可以建立提醒系統,主動關心患者的用藥情況和回診時間。

若遇到必須停藥的情況,例如進行牙科治療或無法準時回診用藥等情況時,患者更要提前與醫師討論。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用藥時間、骨質狀況等因素,規劃最適合的轉換治療時機和方案,將停藥風險降到最低。

長期使用者停藥風險更高,醫師提醒需謹慎評估

傅醫師特別提醒,骨質疏鬆症需要長期治療策略,「患者停藥的原因不一定是醫療需求,有時是因為搬家、忘記回診或醫藥遵囑性不佳。」因此,在開始治療時就應該建立完整的治療計畫,包括可能的藥物轉換時程,並充分考慮患者的經濟負擔和長期配合度。

本研究已於2024年11月11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這項發現不僅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也提醒醫療團隊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需要與患者充分溝通,提供更全面的考量和規劃,才能確保患者的長期用藥安全和治療效果。

骨鬆藥物停藥需謹慎!研究指出:及早規劃轉換治療降風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