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藥」藥效真的比較差?藥師揭「1關鍵」亂吃藥反而容易傷身
台廠藥的藥效比較差?
某天我剛踏進醫院準備上班,正打算脫下外套換上藥師袍時,就被叫出去處理民眾問題。眼前一位76歲男性病人,長期使用「脈優」來控制高血壓,而最近醫院將「脈優」換成「迪平『山德士』錠」;2藥是同成分同劑量的降壓藥品,差別在於藥廠不同。
病人使用「迪平『山德士』錠」後覺得頭暈不舒服,但礙於規定:「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要等3個月後才能回診,病人沒辦法繼續使用,於是便跑來醫院抱怨要更換成原來的脈優。可惜的是醫院已沒有「脈優」了,病人知道後非常不高興,先前他已經跟3個單位反應了,但這些單位無法解決病人問題,最終病人找到藥局,希望我們可以幫忙處理。
病人來的時後情緒波動很大,非常不高興,覺得醫院把原廠藥換成台廠藥品,造成他身體非常不舒服,因而堅持要換回「脈優」給他。
病人反應這是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他到社區藥局去詢問是否可以給他「脈優」,社區藥局藥師反應醫院用的「迪平『山德士』錠」健保價為1顆3元,「脈優」健保價是1顆8元,2種藥品相差1顆5元,藥局告訴他要請醫院將處方更改為「脈優」,社區藥局才能給藥。
病人說:「醫院任意更換藥廠,使用便宜的台廠藥品給民眾使用」,認為醫院處置不當,沒有考慮病人需求⋯⋯。病人越講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大聲,無奈礙於醫院沒有「脈優」了,我根本不可能提供給他。病人怒氣不減反增,反覆囔囔著要換藥。
我詢問病人,健保價3元和8元的事情是誰告訴你的呢?病人說是社區藥局藥師說的;病人更自行認定藥價差了2倍多,我們用的3元藥品是劣質的,因此吵鬧不休。
我到健保局網站查了這2種藥品的健保價格,當時都是1顆5元,價錢上沒有差別。我很客氣地告知病人,2家藥品的健保價都是一樣的,絕對沒有好藥和壞藥的差別。而且「迪平『山德士』錠」的藥品許可證上面註記是國外輸入藥品,因此也不是台廠生產的藥。
我將查到的資料列印給病人確認,我跟病人解釋可能是溝通上的誤會才會產生誤解,另外也詢問病人是否方便提供藥局的連絡方式,我可以親自致電確認看看,「我不想因為誤會造成您不舒服」;病人聽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卻也沒告知我是哪間藥局。
我跟病人說,「脈優」藥品確定已經沒辦法再給您了,醫院確定不會再使用它了,我可以協助您跟醫師溝通,是否更換成其他原廠非「脈優」成分的降血醫藥?或者請醫師再評估看看是否有其他更適合的降壓藥物?
後來,在醫師的幫助下,順利更換成其他降壓藥,追蹤之後病人也無不適情形發生,這個事件也就順利結案了。溝通上的誤解容易造成病人心裡的不舒服,許多病人長期使用某種藥品後,一旦更換廠牌的確有可能出現不適的現象,這時候若想要避免爭吵和爭論,藥師可以把相關資訊查詢正確,並好好地與病人溝通,以將問題處理妥善。
國外的藥物不一定比較好
其實,台灣對於製藥的品質是有一定規範的,政府對於藥品品質要求日益嚴格,從cGMP到現在的PIC/S GMP,對於規格不斷提升,為了就是讓產出的藥品可以與國際競爭。
以國人喜歡購買的日本藥品大正百保能感冒顆粒為例,感冒不外乎頭痛、發燒、流鼻水、咳嗽或鼻塞等症狀,這些通用的藥品成分在台灣也有,社區藥局裡面很多指示藥品也都具有相同的效用,加上台灣藥品分級清楚且制度明確下,民眾可以享有完善的醫療照顧及諮詢,不見得一定要購買國外的。
有時候因為國情及管理不同,反而不見得會比較好,例如二氫可待因用於止咳,屬鴉片類的止咳藥物,具有成癮風險,台灣列為管制藥物,若是在國外不知情購買且不當使用下,反而容易傷身。因此,使用台灣合格藥廠生產的藥品,且在醫療人員建議下正確使用,才是保障正確用藥最適當的方式。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
-
大S猝逝/網友「誤以為普通感冒延誤就醫」 專業醫強調:流感不是感冒
(58 分鐘前) -
流感疫苗搶打潮!民眾想改打「肺鏈疫苗」 醫師示警:還是會重症
(58 分鐘前) -
感冒不能泡溫泉? 醫曝看「這關鍵」:不是禁忌
(1 小時前) -
大S事件爆流感疫苗搶打潮?!臺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6200劑,估近日使用完畢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