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5 | 優活健康網

上班別只期待週末!斜槓專家教你「零碎時間管理」3招讓時間倍增

許多人認為平日是「上班日」,周末是「不上班日」,其實平日也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做事。擁有線上講師、YouTuber、電影演員、筆記商品設計師⋯⋯等5種斜槓身分,韓國獸醫柳韓彬於《原子時間》一書中,分享零碎時間的管理技巧,幫助讀者擺脫窮忙的循環,把時間還給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誰說上班日只能是工作日?鬧鐘響,起床趕著出門,下班後如同行屍走肉般躺在床上,這是原本的反覆日常。直到有一天突然感覺自己像工作機器,我察覺到這很不對勁,決定改變想法。晚間不是「為了明日而存在」的時間,而是屬於「今天的自己」的時光。這個領悟開始改變我的生活。



專注當下,將時間碎片找出來

許多人認為平日是「上班日」,周末是「不上班日」。平日裡只做兩件事:「埋頭工作」和「等待不用工作的周末」,然而好不容易到了引頸期盼的周末,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原本打定了主意,「放假時我要幹嘛幹嘛,還要幹嘛幹嘛!」,然而就像信誓旦旦要發憤圖強的學生,總是等到假期快結束,才感嘆時間都浪費光了!

把平日當作上班日,周末當作不上班日,委實是草率定義了「一天」。如果把一整天拆開仔細看的話,平日裡不是24小時都在工作,周末也不是24小時都在玩樂。但是人們在要上班的周間,往往不會特別想到上班前和下班後可以做些什麼。

大家都是這樣,早晨,就是眼睛一睜開就要匆忙準備趕上班的時間;晚上,則是疲累的狀態下回到家,渾渾噩噩準備結束一天的時間。像這樣,把平日只侷限在「要工作的日子」,真的會讓你的24小時一直處於工作中的心情,彷彿一連5天都下不了班!

一般上班族在公司的時間大概9個多小時,假設每天睡7小時,不工作的時間也還有8小時;扣掉通勤,每天至少有5~6小時是不工作的。當然,還要扣掉處理雜七雜八事情的時間,最後,一整天算下來我們至少還有3~4小時完全屬於自己。

簡單來說,即使起床後1、2個小時就要出門,在上班前的此刻,就是屬於不用工作的時間;而晚上工作到6點左右下班,只要是離開公司的那刻起,同樣也是不用工作的時間。這些時間加起來絕對不算短,最起碼,如果只花在「等待周末」絕對是一種浪費。

我有信心,不再胡亂將時間綁在一起,不再踟躕猶疑,而是專注在每個當下,把細碎如原子的時間碎片找出來,再將每個當下串聯起來,就能拉長可利用的時間。



晚間能做更多事,且不需太多自制力

我一開始也是習慣把「想做的事」集中等到周末才進行。例如我在周末後製要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除非周末有其他事情,才會改在平日晚上進行,結果,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如果是平日晚上,我只要花1個半小時左右編輯影片,連2個晚上可以完成,計算起來,剪成一支完整的影片需要大約3小時,4天可以完成兩支。

但是如果是周末,一整天下來我能製作出2支影片的次數卻少之又少,不用10隻指頭就可以算完,反倒需要花上4~5小時、拖好久好不容易才能完成一支影片——咦,難道平日和周末時間,真的走得不一樣嗎?

據說任何事情想要專心完成的話,需要長而連續的時間。這樣的說法沒錯。因為從開始做事,加速進度,到呈現投入狀態為止需要一定的暖身時間,但這段連續的專注時間只要3小時就夠;超過3小時之後,即使是同一件事,要維持專注力絕對不容易,我又尤其是那種專注力短而散漫的類型,3小時對我來說已經夠長了。

當你認為時間綽綽有餘時,效率會降低,擁有很多自由時間反而需要更高的自制力。這時幫自己設截止期限就是很好的推動力,利用平日晚上做事時,上床時間就是很明確的期限。例如我最晚12點前一定會上床睡覺,只要訂好睡前必須完成的工作份量,我就能非常專心趕在睡前努力達標。相反的,在周末早晨開始做事時,心裡會覺得反正悠閒充裕、到晚上前還有大把時間,那就慢慢來吧,又不需要趕著做,效率自然有落差。

下班後的時間絕對不算短。假設下班後利用2小時投資副業好了,2小時乘以5天,每周就有10小時。假設只在周末進行副業,大概周六要花5小時,周日要花5小時才夠。乍看之下沒什麼,其實這樣一來,包括平日在內,實際上等於一連7天完全沒有休息呢!投入副業是好事,但為了副業,沒有周末的生活不覺得太殘酷了嗎?所以放掉周末,學習運用晚上的時間吧!



多做點「有的沒的」人生才有趣

公司是「工作的地方」,家是「休息的地方」;早晨是「準備上班的時間」,晚上是「下班後休息的時間」,如果從這些迷思中跳脫出來,下班後真的不做點事情嗎?反而說不過去吧!回到家只想躺平休息的人,看到下班後還認真做事情的人會說「體力真好」,但是請相信我,別人交代的事情和自己喜歡而做的事情,費心費神的程度是不同的。

當我開始實踐4小時的晚間計畫後,我漸漸領悟到下班後用自己喜歡的事情把時間填得滿滿的,並不會耗盡能量,反而能充電回填活力。

只要有活著的基本體力,你就不用擔心體力好不好,晚間計畫和體力充足沒有絕對性的關聯,問題只是在於能不能適應。只有一開始在改變習慣的過程可能會有點累,等身體適應、找到節奏,就會感覺輕鬆起來。要不要試著跨越那道牆呢?找出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去做,看見比昨天更進步的自己,會讓自己更加充滿活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