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 優活健康網
缺乏「維生素D」不只骨質疏鬆!醫揭「4大隱藏危機」恐讓免疫力下降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是人體健康重要的營養素,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健康,並在免疫調節、肌肉功能與全身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神經科醫師指出,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這種隱形的健康危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跌倒風險、免疫功能失調及慢性疼痛等問題,呼籲民眾正視維生素D缺乏的嚴重性,避免錯失及早預防的機會。
維生素D調節免疫系統
維生素D不足「4大危機」
4原因致維生素D不足
如何有效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調節免疫系統
郭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區錦豪指出,維生素D是人體不可缺乏的脂溶性營養素,除了維持骨骼健康,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對抗感染的能力。研究發現,其能促進抗菌胜肽合成,幫助免疫細胞識別與對抗病毒、細菌,例如預防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等疾病。
維生素D還能抑制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減少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風險。此外,研究顯示維生素D足夠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等病毒後症狀較輕,恢復較快,顯示其在免疫防禦中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D不足「4大危機」
區錦豪表示,國人維生素D濃度普遍不足,缺乏維生素D不會立刻產生明顯症狀,因此許多人直到發生骨折、慢性疼痛或骨密度降低時才發現問題。事實上,營養素不足對身體的影響是慢性累積的,長期缺乏可能導致以下狀況:
- 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增加:維生素D負責促進鈣質吸收,若缺乏容易導致骨質疏鬆,進而增加髖部、脊椎及手腕骨折的機率。
- 肌肉無力與跌倒風險:維生素D能幫助肌肉維持力量與穩定性,若缺乏使肌肉無力、反應變慢,也讓老年人跌倒風險大增。
- 慢性疼痛與關節不適:腰背痛、關節炎及肌肉疼痛與維生素D缺乏有高度關聯,特別是長期有不明疼痛的患者,可能與低維生素D水平有關。
- 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增加:維生素D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缺乏時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的感染風險。
4原因致維生素D不足
不少人好奇,明明可以靠曬太陽,為什麼還會缺乏維生素D?區錦豪指出,其主要來源是陽光照射,皮膚經紫外線刺激後能自行合成。然而,即使台灣日照充足,仍有高達6成的民眾維生素D不足,這與現代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戶外活動減少:現代人長時間待室內環境或使用交通工具,即使是學生或家庭主婦,也多數在室內學習與生活,導致陽光接觸不足。
- 過度防曬:許多人習慣長期使用防曬乳、穿長袖衣物或撐傘,這會大幅降低紫外線進入皮膚,導致維生素D合成不足。
- 高緯度或冬季影響:冬天日照時間縮短,陽光照射角度改變,使維生素D合成能力下降。此外,年長者因皮膚合成能力減弱,也比年輕人更容易缺乏。
- 飲食來源有限:含維生素D的食物主要來自深海魚、蛋黃、強化牛奶及蘑菇,但一般飲食很難達到建議攝取量。
如何有效補充維生素D?
區錦豪表示,維生素D缺乏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隱形健康問題」,長期不足將影響骨骼、免疫系統、肌肉及整體健康。透過適當日曬、飲食調整與適量補充,才能有效降低骨折、骨質疏鬆及感染風險,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
以下為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
- 每天曬太陽10~30分鐘,主要以手臂、臉部或腿部為主,讓皮膚自然合成維生素D。
- 飲食多攝取深海魚、蛋黃、牛奶及強化食品,若飲食不足則需考慮額外補充。
- 維生素D補充劑: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約600~800IU;若有缺乏或骨鬆風險,可在醫師指導下補充1000~2000 IU;手術前後患者可考慮補充更高劑量的維生素D。
- 定期檢測維生素D:特別是老年人、骨質疏鬆患者及手術後恢復者,應透過血液檢測確認體內維生素D水平,確保補充足夠。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
-
住院到長照一條龍!南投8家醫院出院即接長照服務 實例證明超有感
(45 分鐘前) -
她頭暈、體重掉以為只是壓力大 就醫檢查竟是「三高」連鎖危機
(58 分鐘前) -
引領優質蛋白輕鬆補風潮 佳格旗下產品全新升級 助攻全民健康生活!
(59 分鐘前) -
董氏基金會呼籲:每日兩份水果 從早餐開始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