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9 | 優活健康網

拜登罹攝護腺癌》頻尿、急尿要小心!醫揭「中年排尿障礙」關鍵原因

根據《CNN》報導,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頭。泌尿科醫師提醒,50歲後男性可能因攝護腺肥大、發炎疾病,導致出現尿失禁、急尿、頻尿等症狀,且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罹癌風險隨之提升,若長期不治療,可能影響膀胱、腎臟功能。目前已有適合高齡長者的新式微創手術,可提供有效治療。

美國前總統辦公室近日發表聲明,拜登確診侵襲性攝護腺癌第4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骼,格利森評分為9分,在惡性程度滿分為10分中屬於高侵略性癌症。目前拜登正與家人及醫療團隊討論治療方案。

事實上,攝護腺相關疾病為男性特有,一旦攝護腺出現病變,如攝護腺炎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時,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都有可能會升高,雖三者疾病並無直接相關,但皆可能出現排尿困難、頻尿、急尿,甚至尿失禁等排尿障礙症狀。



中年排尿困難恐是攝護腺肥大

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董聖雍表示,許多男性在50歲後開始面臨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攝護腺肥大主要是細胞增生導致,與老化、荷爾蒙變化、生長因子及其他細胞訊號的分泌都有關。80歲以上男性中,有近8成患有攝護腺肥大。隨著年紀越大,發生機會越高,症狀也更明顯。

董聖雍提到,當攝護腺肥大增生,壓迫尿道並阻礙尿液通過,引起小便不順、急尿、頻尿甚至尿失禁等症狀,長時間下來也會造成膀胱功能的損傷。此疾病若長期不治療,恐導致尿路阻塞與腎功能不全,容易引發反覆感染、膀胱結石、腎功能衰退、血尿等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



一勞永逸治療排尿障礙

董聖雍舉個案說明,50歲張先生長期為排尿問題所苦,包括尿速緩慢、尿流斷斷續續、解尿排不乾淨等狀況,經藥物治療仍效果不彰,同時頭暈、鼻塞等藥物副作用,也造成生活不便大。由於他平常工作繁忙,希望能有恢復快速的手術方式,最後決定接受新式「攝護腺拉開手術」。

手術當天,經過20分鐘左右的輕度麻醉手術後,張先生隔天便順利移除尿管自行解尿。張先生對於排尿症狀快速改善,副作用也相當輕微,讓他只需要短暫休養後便能迅速回歸職場,一勞永逸解決排尿障礙問題。



麻醉風險低適合高齡患者

董聖雍解釋,攝護腺肥大第1線治療方式以藥物為主,但當成效不彰或有上述併發症者,建議接受手術治療,避免造成膀胱或腎臟的永久損傷。以往攝護腺肥大以傳統電刀手術為主,但針對青壯年男性可能會有影響到性功能的疑慮,新式攝護腺拉開手術能避免射精障礙等影響生育能力的後遺症。

董聖雍指出,攝護腺拉開手術是利用物理方式,將肥大的攝護腺組織撐開固定,可減少尿道壓迫、恢復尿路暢通,手術時間短、麻醉風險低且幾乎無傷口,因此適合高齡或其他麻醉風險高的患者,通常術後約3個月左右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並且可以持久性的改善排尿症狀。

董聖雍指出,近年來攝護腺微創治療成為攝護腺雷射手術外的替代治療選項,除了攝護腺拉開手術外,還有水蒸氣消融,安全性高且效果顯著。建議有攝護腺肥大困擾的男性患者,可至泌尿科門診接受完整的檢查評估,與泌尿科醫師討論最符合需求的治療方式。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