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9-08 | 優活健康網

6旬婦「天天背痛」就醫才知骨質疏鬆!醫建議「生活3招」防骨本流失

65歲的林奶奶過去2年因背部頻繁痠痛,不得不依靠肌肉鬆弛劑與止痛藥來緩解,後來在家人的陪同下至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就診,經醫師檢查,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開始使用抑制骨質流失的口服藥物,並配合調整生活習慣後,疼痛情況已明顯改善,目前持續於門診定期追蹤骨密度變化。

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簡子軒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長者中,有骨質疏鬆者占比達14.1%,每7人就有1人受影響,且女性明顯高於男性。



老化、停經後小心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疾病?簡子軒說明,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一旦流失便難以完全恢復,常見症狀包含背部痠痛、身高縮短或駝背,嚴重時更可能引發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依照常見原因,可分為2大類別:

  • 停經後骨質疏鬆症:更年期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激素驟降,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
  •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高齡者則因身體機能老化、營養吸收力下降,使骨骼結構變得脆弱所造成。

簡子軒進一步解釋,造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可分為不可控制與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的部分包括:女性、年齡超過70歲、有家族或身材特別矮小者等;而可控制的因素則包括:鈣質攝取不足、缺乏運動、攝取過量咖啡、吸菸及飲酒過量等生活習慣。



生活3招預防骨本流失

「骨質流失難以逆轉,預防骨質疏鬆宜趁早養足骨本。」簡子軒建議,民眾可從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3方面改善:

  • 飲食:建議每天攝取牛奶、深綠色蔬菜及豆製品,以補充足夠的鈣質。
  • 運動:可選擇慢跑、快走等負重運動,有助於刺激骨質生成。
  • 營養素:每天適度曬太陽10~20分鐘,也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進一步強化骨骼健康。

此外,對年長者而言,提升居家環境的安全性同樣十分重要。簡子軒提醒,浴室、廚房等容易滑倒的區域應保持乾燥,並加裝防滑墊,以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同時,透過適度運動也能增強肌力與平衡感,進一步減少跌倒風險。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