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4° )
氣象
2024-03-10 | 中央社

分析:新質生產力 規避中國制度改革急迫性

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新質生產力」,顯示出對未來的發展焦慮,並想以此規避制度改革的急迫性。文章並分析中國想發展尖端技術,存在國際環境不利、造成失業等隱憂。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中文網10日刊登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的評論,討論中國近期大力提倡的「新質生產力」能否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日前在官媒經濟日報(中國)解讀,「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而言的,是指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網路、雲端運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資料訊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業態。

張俊華對此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實際上並無新意,「追求最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理念,在「中國製造2025」就已體現出來。

他分析,現在提出這個概念,一方面體現中國想跟西方競爭、在技術層面做「領頭羊」的雄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的政治菁英,包括習近平,都處於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處於焦慮。

張俊華認為,習近平將「新質生產力」看作一帖能治百病的良藥,他將目光集中在高精尖的技術與高效率生產上,以規避「制度改革」的急迫性。

張俊華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極大程度都是源自制度層面的問題,譬如稅收制度、提拔官員時只看GDP的制度、對國營和私人企業的差別對待、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戶口制度等。然而這些制度攸關當局幹部的利益,因此不願進行改革。

張俊華也對「新質生產力」提出疑問。首先,如何評估到什麼程度和範圍算是實現「新質生產力」?其次,高科技發展易加劇不平等,而中國有廣大的工廠與農村勞動人口,先進技術的出現恐使他們失去工作,造成大量失業人群,要如何因應?

再者,若想發展尖端技術,目前國際環境對中國不利,除了先進晶片封鎖導致中國技術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外,還有國際市場需求與接受度的問題。以中國「新質生產力」代表產品電動車來看,中國國內的國民購買能力已達飽和,但國際市場如美國和歐洲都開始採取保護措施,短中期恐難以搶占市場,將導致生產過剩。

張俊華總結,中國現在是到轉換發展模式的時機,但轉換發展模式並非拋棄傳統生產模式,而是從制度上開始根本的改變,否則「『新質生產力』永遠可能是空中樓閣」。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