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07 | 中央社

巴拿馬運河聖嬰少雨缺水 研議蓋水庫救航運

聖嬰現象導致降雨不足水位偏低,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去年歷經70年來最嚴重的航運危機。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研擬新蓋一座總面積4400公頃多功能水庫,以穩定航運需求。

根據媒體「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報導,除了水庫本體外,還必須修建一條貫通山脈,長達9公里的隧道,預計水庫建成後每天可以增加11艘船隻通過。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 ACP)表示,修建水庫不只要保護運河的未來,還攸關當地的用水需求,是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

巴拿馬運河獨特的閘門系統,是利用水位高低讓船舶升降,每年有超過1萬3000艘船隻通過巴拿馬運河。每一艘船要通過運河,就會排出2億公升的淡水到海裡;閘門系統每天至少需要約70億公升來自加頓湖(Gatun Lake)的水量,這也是首都巴拿馬市(Panama City)225萬人的水源。

2023年是當地70年來最乾旱的一年,降雨量嚴重不足,原有水庫只儲存了50%水量。到了今年4月情況稍稍好轉,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從原先限制每天27艘,放寬到最多32艘船隻通過運河。但相較之下,2022年平均每天就有39艘船隻通過巴拿馬運河。

因為缺水,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之間,相比起上一個財政年度,運河船隻通行量下降了29.9%

氣象單位警告,聖嬰現象極有可能在今年7月到9月再次發威,屆時缺水恐怕會再次衝擊運河航運。但是新建水庫的方案,不只要得到行政和立法部門的批准,同時計畫區域內還有超過2500名居民需要重新安置,茲事體大,巴拿馬當局至今仍未決定。

共同參與研究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也表示悲觀。他們分析不管是對現有運河流域的優化、節約用水,或是新建工程,都無法滿足未來運河和居民的用水需求。

巴拿馬運河連接140條海上航線,主要客戶是美國,占航運貨物的67%。中國是第二大用戶,占16%的航運。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