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09 | 中央社

反送中5週年 香港律師憶起那些被捕的初生之犢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逾萬人被捕,當中不少是年輕人。有香港律師憶述,曾到警署協助被捕年輕人,看到他們眼神流露著恐懼,「他們有正當職業或者是學生,憑著一股熱忱跑上街」;現在這麼多人入獄,「正常人誰不難過」。

2019年6月9日,逾100萬港人遊行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掀起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6月16日,上街遊行人數更多達200萬人。那年夏天,港人奮力抵抗,不想家園沉淪,警民衝突不斷升級,催淚彈、橡膠子彈等在城市橫飛,被捕者持續增加。

其中,2019年11月香港理工大學爆發嚴重衝突,抗爭者被困於大學內,大學外有市民發起「圍魏救趙」行動,嘗試營救大學內的抗爭者離開。

在香港任執業律師30年的Michael(化名)向中央社說,他朋友的兒子在「圍魏救趙」行動之後被捕,翌日早上他到警署協助朋友的兒子,當時警方已不准保釋,他只能安撫這年輕人。

Michael說,當時警署報案室亂成一團,很多家長在尋找子女,相信因被捕人數眾多。很多家長跑了多間警署才找到子女,其中一位家長跑了11間警署才找到兒子。

後來一位社工知道他是律師,問他可否幫助其他家長,因為很多人被捕者沒有找到律師。那天,他從早到午夜一直在該警署內協助這些家長及被捕者。

這是Michael數十年律師生涯中,最難過、感受最深的一次。「他們有正當職業或者是學生,憑著一股熱忱跑上街,以前沒有被捕經驗。被捕後眼神的恐懼,令我印象深刻。他們跟我以前接觸過的『古惑仔』完全不同」,Michael說。

當時有兩、三名少女在哭,很徬徨、驚恐。Michael當時能做的,是盡量安撫被捕者,及向他們解釋可能要面對的後果。

Michael說,當時一心只想協助被捕者,沒時間想太多,但是「別天真以為律師可以絕對防止被捕者受不公平對待。」

過去5年香港新聞常報導「反送中」被捕者的審訊及法庭判刑,如「圍魏救趙」一案,有被捕者被判囚逾5年。

看到這麼多人被判入獄,Michael說「正常人誰不難過,跟香港被摧毀一樣難過。」

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社會逐漸平靜,沒有抗爭,沒有反對聲音。作為一位律師,Michael說很多國家都有國安法,最重要是那個地方是人治還是法治。香港涉及國安法的案件保釋門檻嚴格,不少被告長時間未審先囚,而且可以由指定法官審理、不設陪審團等。

眼見香港已死,Michael於2022年移民來台灣。他在台灣雖沒有取得律師資格,但是在一間律師事務所掛名當顧問律師,主要向事務所的律師提供有關香港法律諮詢意見。

今年3月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Michael直言在基本法規定下立法是無可厚非,自己也沒有詳細研究內容,「應該是一種逃避的心態吧。」

香港明報今天報導,警方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警方總共就反修例事件拘捕1萬279人,2961人已經完成或正在經司法程序處理,其中2328人須承擔法律後果。「須承擔法律後果」包括被定罪、簽保守行為等,其餘結案方式包括無罪釋放、撤銷控罪。

至於理工大學「圍魏救趙」行動,明報報導指出,警方共拘捕213人並控以暴動罪,迄今共200人被定罪。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