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8° )
氣象
2024-06-13 | 中央社

大馬插畫家李英子熱愛宮崎駿風格 夢境創作妖怪世界

熱愛宮崎駿動畫並受人類與自然共存環保理念啟發,馬來西亞插畫家李英子以粗獷筆觸、強烈色彩,將夢境元素融入作品,創造屬於自己的妖怪世界。曾來台學日文的她,十分驚豔台灣美學教育,也把繁體字的美感帶入畫作風格之中。

馬來西亞大多數畫家會把生活點滴或現實社會融入作品,但李英子(Wednesday Lee)畫作風格很另類,她透過每晚與夢境結合,畫出在夢境中出現的「妖怪」。

李英子昨晚於「誠品生活吉隆坡」與一群「妖怪迷」在「這個年代我們很難說服別人,除了夢境」插畫展中,分享夢境中的妖怪。她是大馬「喜歡妖怪的插畫家」。

李英子談到妖怪和夢境的關連性時說:「我的夢裡總是會出現不同的妖怪,在我的人生裡,如果有一隻妖怪長這副模樣,就可以與我生活中內的小事情相互結合。」

她表示,每個妖怪的創作都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也盼藉由大家看到妖怪的創作,進而啟發去想一下「哦!原來我的人生應該這樣做」。

對於記者詢問創作過程裡最喜歡哪一隻妖怪,李英子認為,應該是「土地妖怪」(Tenalach),這隻妖怪的創作是與人和大自然有關。

她說,身體是心臟和一層一層的土地,但人類一直亂丟垃圾,「土地妖怪」只好不斷吸收和消化這些垃圾,當土地無法再負荷超載的垃圾,就會伸出雙手與人擁抱並恢復元氣,然後繼續用土地孕育出綠色植物。

其他諸如夢貘(Nappy Baku)、複製人妖怪(Cloner)、社恐蝸牛(Snaily)、渦輪小象(Aerotrunkly)等創作,都是李英子被生活啟發而產生的妖怪。

曾經到台灣東吳大學就讀日本語文學系的李英子,非常感謝這段異地求學經歷;她說,赴台灣讀書接觸並感受很多文青氣息,諸如誠品或台灣的各種市集,這也讓她的畫作趨向台灣、香港與日本風格。

李英子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的教育給了她很多啟發,台灣人很注重美感,但馬來西亞人重視實用性,尤其,台灣的美學教育讓她對文字美感十分驚豔,當她學會繁體字後,也把繁體字的美感帶入畫作風格之中。

對於記者詢及用「水曜旮旯」取為插畫品牌的意涵,李英子認為,由於受到在台灣學習日文教育的影響,「水曜」是日文的「星期三」,「旮旯」是邊邊角角的意思,而星期三是一週裡最普通的一天,邊邊角角是比較沒有人看到的地方。因此,她的畫作就是期待能把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點亮。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