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5° )
氣象
2024-08-29 | 中央社

香港立場新聞前總編輯的新聞理念:留下歷史初稿

香港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今天被法庭判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成立。鍾沛權在此前審訊中闡述了其新聞理念,他說,創辦立場新聞最希望能捍衛言論自由,同事的報告或部落格的文章都是「歷史的初稿」,縱使有錯誤或值得批評的地方,都應留下來。

約55歲的鍾沛權投身香港傳媒行業26年,先後任職香港明報、經濟日報,2012年任網媒「主場新聞」總編輯,約2年後「主場新聞」結束。

2014年底鍾沛權與「主場新聞」創辦人蔡東豪等人創立「立場新聞」,任職總編輯,2021年10月辭職。鍾沛權與立場新聞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於2021年12月29日被捕,立場新聞同日宣布停運。

在立場新聞審訊中,鍾沛權在法庭上陳述36天,除了就檢方所指17篇具煽動性文章作抗辯外,還提到其處理新聞原則、個人政治立場、立場新聞結業前心路歷程。

鍾沛權提到,創辦立場新聞最希望能捍衛言論自由,沒有一間傳媒是中立,應該是持平。立場新聞的3大原則是言論自由、監察權力,及為小眾與無權者和邊緣人士發聲,但同時要包容批評及異議,盡量引入不同聲音。

他表示,傳媒是基於公眾利益、人權等基本核心價值設定議題,並非想與政府唱反調。

在法庭上檢方提出立場新聞有17篇文章具煽動性,包括3名泛民主派初選案參選人的專訪,是介紹其非法理念,另外有關流亡海外港人的專訪,是美化他們成人權鬥士。

鍾沛權指出,在揀選受訪者時,會視乎其言行、在社會上的角色是否關乎公眾利益、公眾有沒有需要知道其主張。涉案文章受訪者是年輕政治人物,不論他們的主張有多激烈,只要關乎公眾利益,受訪者真誠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張,即使不一定正確,都要如實報導,不應被視為煽動。

在法庭上檢方又向鍾沛權提出假設性問題,如911恐攻後會不會訪問「蓋達組織」領袖賓拉登、俄烏戰爭期間會不會訪問俄羅斯總統蒲亭等,來詢問鍾審批文章的界線。

鍾沛權表示,若有機會訪問賓拉登都會如實記錄,因其行為、主張關乎重大公眾利益,但會配合其他文章,分析或批評其行為。同樣他也會訪問蒲亭,但會同時刊出其他反駁蒲亭論述的文章。

鍾沛權強調,「言論自由對我來來說是接近一種信仰」。

在法庭上檢方又提出,17篇具煽動性的文章中,包括資深媒體人區家麟等部落格文章,沒有事實基礎,無提改善建議,攻擊香港國安法,引起市民對警方等的憎恨。

鍾沛權表示,只要不違反「引致即時暴力」、「損害公眾健康」及「誹謗」3大準則,都會盡量做到「來稿必登」,以體現言論自由。

鍾又指,評論文章有不同風格,指出錯誤本身就是評論的重要目的,提出好問題已是重要起點,讓公眾社會尋求解決方案,並要相信香港公民有能力判斷。

鍾沛權曾提到,報導是同事努力而成,又指部落格等文章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是真知灼見,但是反映了部分人的時代精神。在這樣的環境下做媒體,是希望留下「歷史的初稿」。這份初稿或許千瘡百孔、有錯誤,有值得批評的地方,「但留下來有參考、討論…有基礎去做爭辯。」

檢方在法庭上又多次提問鍾沛權的政治立場,鍾表示,自己是追求自由主義的香港公民,他認為,政治人物尋求外國制裁是不切實際,亦不贊成「港獨」主張,但傳媒有責任報導、記錄。

鍾沛權又提到,傳媒如何去處理一些觀點、想法,並不代表其認同該觀點。若議題關乎公共利益等,就應該透過公眾辯論來決定對錯。

他說:「不要以破除危險思想去禁制言論自由,而要透過言論自由破除危險思想」,相信充份的言論自由對社會有利。

在法庭上,鍾沛權又談到立場新聞停運前半年的感受。他表示,蘋果日報高層於2021年6月被捕,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首次有編採人員被捕,令他感到具體的壓力,開始思考如何保護同事及公司。

其後他決定將同年5月之前刊出的部落格文章全部下架,因為不知道違法的界線在哪。

他提到其妻子即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沛敏也被捕時,一度咽哽。他需要每天探望妻子及在家人的憂慮下,一度考慮結束立場新聞,但心有不甘。

他說,「我跟我同事由始至終沒有做錯」。他決定辭職後,由案中另一被告林紹桐接任為署理總編輯。對於林也被捕,他說,「我好像最後無法保護所有同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