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 中央社
日本眾議院10/27大選 投票方式及選制等一次看
日本第50屆眾議院大選將於10月27日投開票,1344人登記參選角逐465個席次。由於大選結果攸關執政權,會不會出現政黨輪替或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繼續聯合執政成關注焦點。
眾議院大選攸關執政權
日本眾議院大選是基於眾議院被解散或任期屆滿所進行的選舉,由於所有眾議員都失去現職進行改選,在日本也被稱為「總選舉」。
日本政體屬多數黨組閣的「議院內閣制」,在眾議院大選獲得過半席次的政黨領袖,可在選後召集「特別國會」所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中,被選為新任首相。因此,眾議院大選是一場攸關執政權的重要選舉。
日本近年眾議院大選曾發生兩次政黨輪替,一次是當時的民主黨在2009年獲勝,另一次則是自民黨在2012年重返執政。
選區重劃後首次眾議院大選
眾議院原則上每4年改選一次,但首相擁有中途解散權力,日本從二次大戰以來,除1972年選出的第33屆眾議員外,其餘都是在任期屆滿前被解散。今年10月9日被解散的是2021年10月31日選出的第49屆眾議員,任期原訂到2025年10月底止。
綜合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及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這次眾議院大選將是繼2021年10月以來時隔約3年再度舉行,也是重新劃分眾議員單一選區「10增10減」後的首次大選。另外,從10月1日內閣上路起算26天後就進行大選投開票,創二次大戰後最短紀錄。
選區「10增10減」指的是眾議員選區數量配合人口比例做出的改變。東京都將增加5個選區變成30個選區、神奈川縣增加2個變成20個、埼玉縣及愛知縣分別增加1個變成各16個、千葉縣增加1個變成14個,合計為「10增」。
至於「10減」則是10個縣各減少1個選區,廣島縣減至6個、宮城縣及新潟縣減到各5個、福島縣及岡山縣減到各4個;滋賀縣、山口縣、愛媛縣及長崎縣各減至3個、和歌山縣減到2個。
眾議院應選465席,包括單一選區289席及比例代表選區176席,這次共有1344人登記參選,包括單一選區1113人及比例代表選區231人。值得關注的是女性有314人參選,大幅改寫2009年創下的229人最多紀錄。
石破茂視過半數席次為勝負線
眾議院應選465席,過半數席次為233席,不論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岸田文雄,還是現任首相石破茂,都把執政聯盟能否獲過半數席次視為大選「勝負線」。
執政聯盟在眾議院解散前擁有288席,其中自民黨擁有256席、公明黨擁有32席。儘管自民黨政黨支持率自岸田宣布不連任自民黨總裁(黨主席)後有所回升,但在現任總裁石破茂的帶領下,能獲得多少席次備受關注。
在占整體席次逾6成的289個單一選區,各選區不論參選人數多寡,最後都僅選出一人;而在比例代表選區部分,則是根據各政黨得票數進行席次分配。
日本全境共有11個比例代表選區,最多的是近畿選區應選28人;最少的是四國選區應選6人。
日本投票方式
日本政府總務省官網介紹,日本選舉是採用選民自行書寫候選人姓名與政黨名稱的「書寫式投票」。
有趣的是,書寫式投票建議使用可塗改的鉛筆,而不是無法塗改的原子筆等其他筆類,原因是日本選票為了不易被彎折,原料含有塑膠,因此如果用一般的原子筆書寫可能出現暈染難以判別姓名,甚至弄髒他人選票,所以建議民眾使用鉛筆或自動鉛筆書寫。
而所謂的「投票用紙」,其實本身並非用木材做成的紙。
日本選票是以獨特方式製造的合成紙,屬於塑膠薄膜的一種,用聚丙烯和肉眼難以看出的細小天然礦物混合製成;由於是日本Yupo公司所製造,這種合成紙也被稱為YUPO。
YUPO就算被刻意折疊,也會因為特殊材質而自然展開,符合快速開票需求,可節省人力與時間提升開票效率。
選民可事前投票
日本從2003年開始實施「期日前投票」(事前投票),這次將更進一步推廣。
事前投票是為了投票日當天有事無法投票的選民所設計的制度。事前投票期間原則上從選舉公告日隔天開始,一直到投票日前一天為止,選民可利用每天上午8時30分起到晚間8時止前往市區町村設置的「期日前投票所」(事前投票所) 投票。
事前投票制度著眼提高投票率,以2021年眾議院大選為例,已有34.94%選民利用事前投票。不過,就算利用事前投票的選民有逐年增加傾向,回顧過去4屆眾議院大選投票率仍在6成以下徘徊,未見明顯提升。
有鑑於此,日本各地選舉管理委員會此次都在努力打造讓選民更易於投票的環境,例如在容易聚集人潮的購物中心及年輕人多的大學設置「期日前投票所」,或是為了服務難以前往投票所的高齡者等選民,讓載有投票箱的車輛化身「移動期日前投票所」四處巡迴等。
日本允許重複提名
日本眾議院大選制度從1996年起改採「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跟台灣立委選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類似,每位選民都擁有兩張選票,一張投人、一張投政黨。但跟台灣不同的是,日本可以在單一選區跟比例代表選區重複提名同一人,台灣無法在單一選區跟不分區提名同一人。
日本這種重複提名的制度,可以讓在單一選區落選的候選人,有機會在比例代表選區「復活」當選,日本稱為「比例復活」。
更特別的是政黨可以讓兩位候選人在比例代表名單中的排名相同,但如果需要取其中一人當選時,就要透過比較雙方的「惜敗率」來決定誰當選。
惜敗率指的是該名候選人在單一選區得票數,與該選區當選人間的票數差距比率,例如該選區當選人得到20萬票,落選的候選人得到16萬票,這名落選人的惜敗率就是80%。
眾議院職責與優越制
日本國會為兩院制,分別是眾議院與參議院。
眾議院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制訂法律。日本內閣或國會議員都可以提出法律案送國會審議,原則上獲眾議院及參議院通過後就成為正式法律。
眾議院也負責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評估是否有助民眾生活並進行議決。
此外,眾議院也會針對日本政府與外國政府簽署的條約案進行批准,或行使包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總裁等機構的人事案同意權。
眾議院還擁有調查整體國政的調查權,可以聽取政府說明並邀請證人提出證言等。
也因為眾議院被賦予較參議院更強的權限,所以稱為「眾議院優越制」,具體展現在法律案議決、首相指名、會期決定等方面,當兩院意見不一致時,以眾議院決議為主。
另外,中央政府所提預算案,也是先向眾議院提出並審議;內閣不信任決議案,也僅由眾議院議決。
眾議院大選攸關執政權
日本眾議院大選是基於眾議院被解散或任期屆滿所進行的選舉,由於所有眾議員都失去現職進行改選,在日本也被稱為「總選舉」。
日本政體屬多數黨組閣的「議院內閣制」,在眾議院大選獲得過半席次的政黨領袖,可在選後召集「特別國會」所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中,被選為新任首相。因此,眾議院大選是一場攸關執政權的重要選舉。
日本近年眾議院大選曾發生兩次政黨輪替,一次是當時的民主黨在2009年獲勝,另一次則是自民黨在2012年重返執政。
選區重劃後首次眾議院大選
眾議院原則上每4年改選一次,但首相擁有中途解散權力,日本從二次大戰以來,除1972年選出的第33屆眾議員外,其餘都是在任期屆滿前被解散。今年10月9日被解散的是2021年10月31日選出的第49屆眾議員,任期原訂到2025年10月底止。
綜合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及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這次眾議院大選將是繼2021年10月以來時隔約3年再度舉行,也是重新劃分眾議員單一選區「10增10減」後的首次大選。另外,從10月1日內閣上路起算26天後就進行大選投開票,創二次大戰後最短紀錄。
選區「10增10減」指的是眾議員選區數量配合人口比例做出的改變。東京都將增加5個選區變成30個選區、神奈川縣增加2個變成20個、埼玉縣及愛知縣分別增加1個變成各16個、千葉縣增加1個變成14個,合計為「10增」。
至於「10減」則是10個縣各減少1個選區,廣島縣減至6個、宮城縣及新潟縣減到各5個、福島縣及岡山縣減到各4個;滋賀縣、山口縣、愛媛縣及長崎縣各減至3個、和歌山縣減到2個。
眾議院應選465席,包括單一選區289席及比例代表選區176席,這次共有1344人登記參選,包括單一選區1113人及比例代表選區231人。值得關注的是女性有314人參選,大幅改寫2009年創下的229人最多紀錄。
石破茂視過半數席次為勝負線
眾議院應選465席,過半數席次為233席,不論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岸田文雄,還是現任首相石破茂,都把執政聯盟能否獲過半數席次視為大選「勝負線」。
執政聯盟在眾議院解散前擁有288席,其中自民黨擁有256席、公明黨擁有32席。儘管自民黨政黨支持率自岸田宣布不連任自民黨總裁(黨主席)後有所回升,但在現任總裁石破茂的帶領下,能獲得多少席次備受關注。
在占整體席次逾6成的289個單一選區,各選區不論參選人數多寡,最後都僅選出一人;而在比例代表選區部分,則是根據各政黨得票數進行席次分配。
日本全境共有11個比例代表選區,最多的是近畿選區應選28人;最少的是四國選區應選6人。
日本投票方式
日本政府總務省官網介紹,日本選舉是採用選民自行書寫候選人姓名與政黨名稱的「書寫式投票」。
有趣的是,書寫式投票建議使用可塗改的鉛筆,而不是無法塗改的原子筆等其他筆類,原因是日本選票為了不易被彎折,原料含有塑膠,因此如果用一般的原子筆書寫可能出現暈染難以判別姓名,甚至弄髒他人選票,所以建議民眾使用鉛筆或自動鉛筆書寫。
而所謂的「投票用紙」,其實本身並非用木材做成的紙。
日本選票是以獨特方式製造的合成紙,屬於塑膠薄膜的一種,用聚丙烯和肉眼難以看出的細小天然礦物混合製成;由於是日本Yupo公司所製造,這種合成紙也被稱為YUPO。
YUPO就算被刻意折疊,也會因為特殊材質而自然展開,符合快速開票需求,可節省人力與時間提升開票效率。
選民可事前投票
日本從2003年開始實施「期日前投票」(事前投票),這次將更進一步推廣。
事前投票是為了投票日當天有事無法投票的選民所設計的制度。事前投票期間原則上從選舉公告日隔天開始,一直到投票日前一天為止,選民可利用每天上午8時30分起到晚間8時止前往市區町村設置的「期日前投票所」(事前投票所) 投票。
事前投票制度著眼提高投票率,以2021年眾議院大選為例,已有34.94%選民利用事前投票。不過,就算利用事前投票的選民有逐年增加傾向,回顧過去4屆眾議院大選投票率仍在6成以下徘徊,未見明顯提升。
有鑑於此,日本各地選舉管理委員會此次都在努力打造讓選民更易於投票的環境,例如在容易聚集人潮的購物中心及年輕人多的大學設置「期日前投票所」,或是為了服務難以前往投票所的高齡者等選民,讓載有投票箱的車輛化身「移動期日前投票所」四處巡迴等。
日本允許重複提名
日本眾議院大選制度從1996年起改採「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跟台灣立委選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類似,每位選民都擁有兩張選票,一張投人、一張投政黨。但跟台灣不同的是,日本可以在單一選區跟比例代表選區重複提名同一人,台灣無法在單一選區跟不分區提名同一人。
日本這種重複提名的制度,可以讓在單一選區落選的候選人,有機會在比例代表選區「復活」當選,日本稱為「比例復活」。
更特別的是政黨可以讓兩位候選人在比例代表名單中的排名相同,但如果需要取其中一人當選時,就要透過比較雙方的「惜敗率」來決定誰當選。
惜敗率指的是該名候選人在單一選區得票數,與該選區當選人間的票數差距比率,例如該選區當選人得到20萬票,落選的候選人得到16萬票,這名落選人的惜敗率就是80%。
眾議院職責與優越制
日本國會為兩院制,分別是眾議院與參議院。
眾議院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制訂法律。日本內閣或國會議員都可以提出法律案送國會審議,原則上獲眾議院及參議院通過後就成為正式法律。
眾議院也負責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評估是否有助民眾生活並進行議決。
此外,眾議院也會針對日本政府與外國政府簽署的條約案進行批准,或行使包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總裁等機構的人事案同意權。
眾議院還擁有調查整體國政的調查權,可以聽取政府說明並邀請證人提出證言等。
也因為眾議院被賦予較參議院更強的權限,所以稱為「眾議院優越制」,具體展現在法律案議決、首相指名、會期決定等方面,當兩院意見不一致時,以眾議院決議為主。
另外,中央政府所提預算案,也是先向眾議院提出並審議;內閣不信任決議案,也僅由眾議院議決。
最新國際新聞
-
-
義大利海島小鎮看準「不滿川普」美國移民潮 推1歐元移民購屋方案
(5 小時前) -
烏控發射洲際飛彈後 俄外交部發言人記者會突被封口
(5 小時前) -
COP29最新協議草案窮國富國皆不滿 聯合國籲達成協議
(5 小時前) -
越共紀律處分前國會主席 前國家主席被爆養病中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