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 中央社
日本3月將釋出政府儲備米 能否抑制米價受矚目
日本米價持續上漲之際,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今天正式宣布,計劃釋出最多21萬公噸的政府儲備米到市場。這是日本政府首度為了稻米順暢流通而釋出儲備米,能否抑制米價備受矚目。
消費者有望在3月底後買到儲備米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農林水產省保管著約100萬公噸稻米,打算釋出其中的21萬公噸。儲備米將藉由競標賣出,第1批釋出15萬公噸,之後將視稻米流通狀況,再決定第2批釋出量。
農林水產省表示,2024年收成的稻米比2023年增加18萬公噸,但農業協同組合(JA)等收購業者從農家收購的稻米數量比2023年少21萬公噸,因此農林水產省決定釋出21萬公噸儲備米填補。
競標將於3月舉行,預計3月中旬開始交付釋出的米給收購業者,江藤拓說道,消費者可望於3月底之後相繼買到儲備米。
釋出稻米會以2024年的米為主,其中也包含2023年產的米,為了避免影響長期米價,日本政府原則上會在1年內向收購儲備米的業者買回相同份量的米,而業者參與競標時必須接受前述條件。
每5公斤平均米價較去年漲8成官方一改保守態度
農林水產省指出,日本全國超市販賣的平均米價,2024年5月左右,每5公斤米價約2100日圓左右,不過到了夏季,超市等通路缺貨導致米價迅速上漲,到了當年8月,每5公斤的米價已突破2600日圓。
當時曾有人建議日本官方釋出政府儲備米以緩解米荒,不過農林水產省持保留態度。時任農林水產大臣(土反)本哲志曾表示,新米在市場正式流通後,能緩解米荒,價格也會一定程度回穩,但實情卻不如預期。
新米釋出到市場後確實緩解米荒問題,但米價依舊節節上升,2024年9月每5公斤的平均價格為3000日圓,10月超過3400日圓,到了2025年初仍在上漲。
今年1月27日至2月2日之間的1週,每5公斤平均米價升至3688日圓,較前1週貴38日圓,較去年同期貴了1665日圓,漲幅高達82%。
農林水產省見狀後一改之前的保守態度,評估相關措施,並在1月31日修改方針,使儲備米在主食用米難以順暢流通時也可釋出。儲備米之前僅限於嚴重歉收與災害等情況使用。
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月4日在閣員座談會中提到因應物價高漲的議題,並指示善用儲備米,以穩定稻米供應。
日媒:競爭變激烈部分業者囤貨導致流通量減少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有意見認為日本政府這次的措施有助於抑制米價上升,不過米價下降的時間點與幅度仍前景不明。
報導指出,關於2024年產的稻米,除了JA等現有收購業者之外,中小型流通業者、外食連鎖業者等新興勢力也加入收購的競爭行列。由於收購商增加,導致庫存分散且部分業者囤貨,進而造成JA等主要通路流通的稻米量較前一年減少21萬公噸。
日媒:效果將受通路價格、品牌、流通時期影響
農林水產省1月底召開的相關專家會議中,其中一位出席者指出,「有超市為了節制稻米銷量,決心調漲米價」,也就是有超市為了避免沒米可賣,透過漲價控制銷量。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儲備米能緩和供需的話,超市門市對於前述窘境的警戒感有望降低。東京都內某家大型批發商預測,「如此一來,零售業者就不用為了抑制銷量而漲價,未來米價可能下跌1至2成」。
然而,也有看法認為,釋出儲備米的效果要反映在店家價格需要一些時間,因為許多收購業者與批發商以較高價格買入存米,即使儲備米之後緩解通路供需,但是以低於進貨價的價格賣給超市等零售端,似乎會有困難。
報導分析,這次釋出儲備米的效果,會受到政府賣給JA等通路的價格、米的品牌、流通時期所影響;另外,如果米價跌幅超出預期,恐引發農民不滿,屆時農林水產省將面臨艱難的政策調整。
消費者有望在3月底後買到儲備米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農林水產省保管著約100萬公噸稻米,打算釋出其中的21萬公噸。儲備米將藉由競標賣出,第1批釋出15萬公噸,之後將視稻米流通狀況,再決定第2批釋出量。
農林水產省表示,2024年收成的稻米比2023年增加18萬公噸,但農業協同組合(JA)等收購業者從農家收購的稻米數量比2023年少21萬公噸,因此農林水產省決定釋出21萬公噸儲備米填補。
競標將於3月舉行,預計3月中旬開始交付釋出的米給收購業者,江藤拓說道,消費者可望於3月底之後相繼買到儲備米。
釋出稻米會以2024年的米為主,其中也包含2023年產的米,為了避免影響長期米價,日本政府原則上會在1年內向收購儲備米的業者買回相同份量的米,而業者參與競標時必須接受前述條件。
每5公斤平均米價較去年漲8成官方一改保守態度
農林水產省指出,日本全國超市販賣的平均米價,2024年5月左右,每5公斤米價約2100日圓左右,不過到了夏季,超市等通路缺貨導致米價迅速上漲,到了當年8月,每5公斤的米價已突破2600日圓。
當時曾有人建議日本官方釋出政府儲備米以緩解米荒,不過農林水產省持保留態度。時任農林水產大臣(土反)本哲志曾表示,新米在市場正式流通後,能緩解米荒,價格也會一定程度回穩,但實情卻不如預期。
新米釋出到市場後確實緩解米荒問題,但米價依舊節節上升,2024年9月每5公斤的平均價格為3000日圓,10月超過3400日圓,到了2025年初仍在上漲。
今年1月27日至2月2日之間的1週,每5公斤平均米價升至3688日圓,較前1週貴38日圓,較去年同期貴了1665日圓,漲幅高達82%。
農林水產省見狀後一改之前的保守態度,評估相關措施,並在1月31日修改方針,使儲備米在主食用米難以順暢流通時也可釋出。儲備米之前僅限於嚴重歉收與災害等情況使用。
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月4日在閣員座談會中提到因應物價高漲的議題,並指示善用儲備米,以穩定稻米供應。
日媒:競爭變激烈部分業者囤貨導致流通量減少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有意見認為日本政府這次的措施有助於抑制米價上升,不過米價下降的時間點與幅度仍前景不明。
報導指出,關於2024年產的稻米,除了JA等現有收購業者之外,中小型流通業者、外食連鎖業者等新興勢力也加入收購的競爭行列。由於收購商增加,導致庫存分散且部分業者囤貨,進而造成JA等主要通路流通的稻米量較前一年減少21萬公噸。
日媒:效果將受通路價格、品牌、流通時期影響
農林水產省1月底召開的相關專家會議中,其中一位出席者指出,「有超市為了節制稻米銷量,決心調漲米價」,也就是有超市為了避免沒米可賣,透過漲價控制銷量。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儲備米能緩和供需的話,超市門市對於前述窘境的警戒感有望降低。東京都內某家大型批發商預測,「如此一來,零售業者就不用為了抑制銷量而漲價,未來米價可能下跌1至2成」。
然而,也有看法認為,釋出儲備米的效果要反映在店家價格需要一些時間,因為許多收購業者與批發商以較高價格買入存米,即使儲備米之後緩解通路供需,但是以低於進貨價的價格賣給超市等零售端,似乎會有困難。
報導分析,這次釋出儲備米的效果,會受到政府賣給JA等通路的價格、米的品牌、流通時期所影響;另外,如果米價跌幅超出預期,恐引發農民不滿,屆時農林水產省將面臨艱難的政策調整。
最新國際新聞
-
-
疑誤認為德勒斯登 美軍80年前無情轟炸布拉格
(1 小時前) -
川普「這原因」延後1天課徵進口汽車關稅 福特憂數十億美元蒸發
(2 小時前) -
NASA示警小行星「2032撞地球」機率增至2.3% 較年初翻倍
(2 小時前) -
香港記者協會舉辦活動 場地屢遭臨時取消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