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 中央社
中國籍研究員洩日國立研究機構資訊 法官判決有罪
曾任職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產總研)的中國籍男性權恒道將先進技術資訊外洩給中國企業,涉違反日本的不當競爭防止法被告。今天東京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判決被告有罪。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現年61歲的權恒道曾擔任產總研的研究員,東京地方法院今天審理他涉嫌違反不當競爭防止法一案,做出判刑2年6個月,緩刑4年,罰款200萬日圓(約新台幣45萬元)的判決。
被告權恒道被起訴內容是2018年他將產總研的營業秘密氟化合物的研究資料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中國化學產品製造公司。法院審判的重點是被告外洩的資料是否屬營業秘密。
檢方指出,資料是被告權恒道是以產總研的實驗器材所得的內容,屬有守密義務的對象。且被告將秘密資料外洩給自己在中國成立的公司,並未向產總研申報自己有參與經營。
被告權恒道的辯護律師提出反駁指出,「中國也有有關氟化合物的實驗,權恒道提供的資料不算是秘密」、「傳電子郵件的不是被告,而是另外的職員」。
日媒2023年6月17日報導,日本警方懷疑曾是產總研高級主任研究員的權恒道可能將其研究有關氟化合物的先進技術情報,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中國化學產品製造公司,涉嫌違反不當競爭防止法遭到日警逮捕。
日警調查得知,權恒道曾因在科學技術研發有所貢獻獲中國政府表揚,可能參與中國政府主導的「千人計畫」。
「千人計畫」是中國政府以強化科學技術為目標展開的計畫,招攬成員除外籍研究者外,也包括在海外表現傑出的中國籍研究人員,各國對「千人計畫」以高額報酬換取成員洩漏技術與情報紛紛強化警戒。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現年61歲的權恒道曾擔任產總研的研究員,東京地方法院今天審理他涉嫌違反不當競爭防止法一案,做出判刑2年6個月,緩刑4年,罰款200萬日圓(約新台幣45萬元)的判決。
被告權恒道被起訴內容是2018年他將產總研的營業秘密氟化合物的研究資料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中國化學產品製造公司。法院審判的重點是被告外洩的資料是否屬營業秘密。
檢方指出,資料是被告權恒道是以產總研的實驗器材所得的內容,屬有守密義務的對象。且被告將秘密資料外洩給自己在中國成立的公司,並未向產總研申報自己有參與經營。
被告權恒道的辯護律師提出反駁指出,「中國也有有關氟化合物的實驗,權恒道提供的資料不算是秘密」、「傳電子郵件的不是被告,而是另外的職員」。
日媒2023年6月17日報導,日本警方懷疑曾是產總研高級主任研究員的權恒道可能將其研究有關氟化合物的先進技術情報,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中國化學產品製造公司,涉嫌違反不當競爭防止法遭到日警逮捕。
日警調查得知,權恒道曾因在科學技術研發有所貢獻獲中國政府表揚,可能參與中國政府主導的「千人計畫」。
「千人計畫」是中國政府以強化科學技術為目標展開的計畫,招攬成員除外籍研究者外,也包括在海外表現傑出的中國籍研究人員,各國對「千人計畫」以高額報酬換取成員洩漏技術與情報紛紛強化警戒。
最新國際新聞
-
-
俄國安高層見普拉伯沃 邀印尼參加軍事論壇
(3 小時前) -
馬航MH370消失近11年謎團未解 馬來西亞宣布重啟搜尋
(3 小時前) -
尹錫悅不認叛亂罪 反對黨:若戒嚴成功無數人將喪命
(3 小時前) -
多明尼加東北部規模5.9地震 暫無災損通報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