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5-02 | 中央社

愛沙尼亞國會修法防堵俄滲透教會 總統認定違憲退回

愛沙尼亞國會4月初通過「教會與宗教團體法」修正案,要求宗教組織不得與敵對外國政權維持聯繫,並要求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與莫斯科牧首教區斷絕關係;然而總統卡里斯近日以違憲為由宣布退回該修正案。

愛沙尼亞國會日前推動修法,防止愛沙尼亞境內的宗教組織被用以煽動對國家、民族、宗教、文化或價值體系的仇恨與暴力。

根據該修正案,宗教機構不得由「對愛沙尼亞國家的安全、憲法或公共秩序構成威脅」的境外個人或組織領導。此外,該草案也規定,教會、宗教團體與修道院須於法案生效後2個月內修訂章程與運作方式。

不過,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近日宣布退回該修正案,突顯了國家安全與憲法保障的基本自由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

據愛沙尼亞公共廣播公司(ERR)報導,卡里斯透過聲明解釋,儘管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莫斯科牧首,確實破壞了他國的主權與民主,但該修正案過度限制結社和宗教自由,與憲法保障的自由衝突。

他指出,修正案的模糊禁令恐引發法律爭議,甚至可能擴及其他結社自由,包括政黨的活動。卡里斯強調,現行法律已有監督宗教組織的工具,問題在於執行力道而非法律不足。

卡里斯並援引刑法指出,協助外國進行敵對行動與散播虛假訊息已屬刑事犯罪,且法律已有懲處支持侵略行為者的依據,無需再以立法限制宗教活動。他也提醒,此類禁令可能對言論與信仰自由產生寒蟬效應,對民主社會不利。

愛沙尼亞內政部長塔羅(Igor Taro)在卡里斯宣布決定前表示,無論總統是否簽署該修正案,宗教團體與敵對境外勢力的關係問題都將持續被關注。他強調,不讓宗教信徒受制於敵對政權是基本原則。

愛沙尼亞基督教正教會則對卡里斯的決定表達感謝,認為這肯定了教會目前的立場與運作方式。

依愛沙尼亞憲法,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1次退回權,國會可以進行修改或再次提交相同法案。若國會再次通過相同法案,總統則必須頒布該法律或將其提交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