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05-07 | 中央社

梵蒂岡選新教宗 中國地下信徒矛盾中堅守信仰

梵蒂岡7日展開選舉新教宗的樞密會議。有中國地下教會天主教徒對此表示矛盾心情,既希望選出「對中國信徒有利的教宗」,又指中國政府禁止18歲以下的人進入教會,認為教廷對中國的妥協也難讓教會發展,失去意義。

樞密會議將於下午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閉門舉行,133名樞機主教將選出全球約14億名天主教徒的新任領袖,過程可能費時數日。一手促成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的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被視為熱門接替人選之一。

張先生是上海郊區第5代的天主教徒。即使在2018年9月梵蒂岡與中國政府簽訂協議後,仍然堅持不加入政府認可的教會,而繼續在俗稱的「地下教會」望彌撒。他認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接受國家宗教事務局領導,神父身兼政協委員,這就有違天主教普世教會的原則。

在張先生看來,甫過世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任內簽訂了中梵協議,目的就是讓中國的天主教會不再有地上地下之分,地下教會能「浮上地面」。當時,地下教會閩東教區的政權主教郭希錦被降級為輔理主教,讓位給中國官方承認的政權主教詹思祿,就是明顯的例子。

「教宗肯定是著眼中國青年一代的信仰發展,而作出妥協。」張先生告訴中央社記者,至於還在堅持不進官方教會的老教友,很多都已經70、80歲,他們不會再改變了,「靈魂上也不會墮落」。對於教宗的妥協,他表達出一定的理解。

中國官方要求,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進入宗教場所。但是對教徒來說,無論是基於照顧的需要而在父母聚會時把孩子一同帶來,或是將信仰視為傳承而讓孩子耳濡目染,都有其需求。在中國官方政策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張先生說:「說難聽點,教宗在縱容他們,這樣妥協也沒有用,教會無法發展。」隨後補上一句:「現在教宗也很難。」

儘管中梵協議沒有公開,但梵蒂岡方面讓步的痕跡處處。2023年,中國單方面任命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沈斌為上海教區主教,教廷雖在3個月後追認此一人事。最新的例子則是,根據亞洲新聞(Asia News)在4月29日報導,在教宗方濟各21日逝世後,中國政府竟趁「教宗空窗期」舉行主教選舉,嚴重違反天主教義。

在張先生所在教區主持彌撒的神父已經年逾8旬,經常奔波在江浙滬一帶,為那些不願去官方教會的老教友們主持各種聖事。作為地下教會的神父,和警察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飯,也衍生出應對的方法。無論新教宗是誰、無論中梵協議是否繼續,這位神父的想法就是,「在安全的情況下,能做多少繼續做」。

張先生說,「現在堅守地下的神父越來越少了。」在中梵協議簽訂後,有些年輕的神父已經「浮上地面」,加入了官方的愛國教會。與此同時,官方對地下教會的管制也越來越嚴,「有的地方,教友提供自己的家做彌撒,被罰(人民幣)15萬元(約新台幣63萬元),甚至威脅不讓其兒子工作」。

他認為,官方的態度就是,地下教會老信徒最多只能再繼續10年、20年,但是要嚴控新的地下教會出現。

處於中梵協議時代下的地下教會信徒,多少都面臨內心的衝擊和思辨,表現為不同的選擇。「有些人情願在家祈禱,不去教會」,但張先生說,如果有一天,真的沒有地下教會可去了,自己也可能去官方認可的教會,「我心裡知道信的是什麼,既然教宗都承認他們,我又何必那麼固執?」至於政治上的事,「這是神父和天主之間的事,他自己以後要交帳」。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