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 中央社
蔡英文訪立陶宛 參觀國會感受立國民主精神
前總統蔡英文訪問立陶宛行程邁入第3天,今天上午應立陶宛議員、前國會議長希米利特邀請,參訪立陶宛國會大樓,充分體會立陶宛為民主、自由與獨立抗爭的歷史。
希米利特(Viktorija ?milyt?-Nielsen)於2020年至2024年間擔任立陶宛國會議長,任內多次公開表達對台灣民主、自由及國際參與的支持。她亦曾於2023年10月率團訪問台灣,是立陶宛史上首位訪台的議長。
在希米利特親自導覽下,蔡英文首先參觀極具歷史意義的「3月11日法案廳」(Hall of the Act of 11 March)。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即在此處通過並簽署「立陶宛復國法案」(Act on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Lithuania),宣告脫離蘇聯統治、恢復自1918年建立的國家主權。法案廳因此得名,象徵國家自由與民主的重生。
「3月11日法案廳」保留當年原始陳設,牆上掛有簽署此法案的議員照片與文件副本。目前法案廳主要作為歷史展覽空間,用於紀念儀式、官方活動及教育參訪。
隨後,希米利特帶領蔡英文參觀國會大樓內的一面歷史照片牆,介紹1991年1月13日爆發的「一月事件」,以及立陶宛為民主、自由與獨立抗爭的歷史故事。
她告訴蔡英文,立陶宛宣布獨立後,蘇聯加大壓力並派軍隊進駐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企圖推翻立陶宛政府。當時數以萬計立陶宛民眾自發集結,守衛國會及電視塔,對抗蘇聯戰車與軍隊。事件最終造成十多位平民死亡,其中不乏年輕人,展現立陶宛人民追求自由與獨立的決心與做出的重大犧牲。
蔡英文接著參觀「全體會議廳」(Seimas Plenary Chamber),此為現任國會議員召開全體會議、進行立法與表決的主要場地,被視為立陶宛國會的「心臟」。希米利特特別邀請蔡英文坐上自己的位置,兩人親切合影。
蔡英文今天下午將前往維爾紐斯大學發表演說,並與前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另譯:葛寶斯凱德)進行對談,為此次訪問立陶宛行程劃下句點。
希米利特(Viktorija ?milyt?-Nielsen)於2020年至2024年間擔任立陶宛國會議長,任內多次公開表達對台灣民主、自由及國際參與的支持。她亦曾於2023年10月率團訪問台灣,是立陶宛史上首位訪台的議長。
在希米利特親自導覽下,蔡英文首先參觀極具歷史意義的「3月11日法案廳」(Hall of the Act of 11 March)。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即在此處通過並簽署「立陶宛復國法案」(Act on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Lithuania),宣告脫離蘇聯統治、恢復自1918年建立的國家主權。法案廳因此得名,象徵國家自由與民主的重生。
「3月11日法案廳」保留當年原始陳設,牆上掛有簽署此法案的議員照片與文件副本。目前法案廳主要作為歷史展覽空間,用於紀念儀式、官方活動及教育參訪。
隨後,希米利特帶領蔡英文參觀國會大樓內的一面歷史照片牆,介紹1991年1月13日爆發的「一月事件」,以及立陶宛為民主、自由與獨立抗爭的歷史故事。
她告訴蔡英文,立陶宛宣布獨立後,蘇聯加大壓力並派軍隊進駐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企圖推翻立陶宛政府。當時數以萬計立陶宛民眾自發集結,守衛國會及電視塔,對抗蘇聯戰車與軍隊。事件最終造成十多位平民死亡,其中不乏年輕人,展現立陶宛人民追求自由與獨立的決心與做出的重大犧牲。
蔡英文接著參觀「全體會議廳」(Seimas Plenary Chamber),此為現任國會議員召開全體會議、進行立法與表決的主要場地,被視為立陶宛國會的「心臟」。希米利特特別邀請蔡英文坐上自己的位置,兩人親切合影。
蔡英文今天下午將前往維爾紐斯大學發表演說,並與前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另譯:葛寶斯凱德)進行對談,為此次訪問立陶宛行程劃下句點。
最新國際新聞
-
-
美左翼網紅在芝加哥機場遭扣留 被問到政治觀點
(29 分鐘前) -
為與川普共進晚餐買迷因幣 前220名買家共砸45億
(41 分鐘前) -
和譽醫藥將在2025年ESMO GI大會上口頭報告依帕戈替尼與阿替利珠單抗聯用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最新臨床試驗數據
(1 小時前) -
美宣布調降120%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至54% 緩解美國消費者壓力
(1 小時前)